周圍的人齊齊搖頭,那名蛛網成員見狀,高深莫測的說:“這人就是那個做出了火炕,風車,還推廣了堆肥之法的薑回薑大人。”
“聽聞他在漠河任職之時,修路架橋,建工廠修學院,收難民剿山匪,離任之時,當地民眾自發組織送了的萬民傘。”
“而且在下還聽聞,那傘上的布條都是當地民眾親手寫的!”
周圍的人聽到此話,皆是滿臉不信。
一名老者嘲諷:“你這話也太荒謬了,漠河乃是極北之地,能識字之人寥寥無幾,這些字條怎麼可能是當地庶民寫的?”
“對啊對啊,怎麼可能?”
“寒門識字尚且困難,庶民能識得幾個字已是幸運,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庶民識字?”
……
那名蛛網成員,搖頭晃腦的轉了一圈,得瑟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
“在下家中是做山貨生意的,去年在下去漠州收山貨。”
“你們猜怎麼著?”
周圍的人皆用好奇的目光看著他,有人忍不住問:“怎麼著!”
那成員吊足了周圍人的好奇心,說道:“那漠州幾乎人人識字,街邊隨便一家羊肉湯館,都有人探討學問。”
“在下當時覺得驚奇,便打探了一番,才知道當初陛下下令,讓官員學習康字之時,那漠河縣令竟派人教授庶民。”
“還舉辦了識字大賽,拔的頭籌者,獲五十金,說起來今年漠河的識字大賽也要開始了,諸位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
周圍其他的蛛網成員開始附和,有人大著膽子湊近了些,發現萬民傘上的字跡歪歪扭扭,非常稚嫩,一看就是初學者寫的。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慢慢的人群已經湊到了桌子跟前,有些識字的,盯著萬民傘研究半晌,終於確定傘上的祝語,真的來自萬民。
人群中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蠢蠢欲動,還有人眼中升起了一絲希望。
薑回麵上掛著得體的笑容,自顧自的看著一些卷宗,這些卷宗是這兩日薑歸帶著人,從那個破敗的監察司翻出來的。
初初看了一下,大概是十年前的卷宗,字跡有些模糊,但也還能辨認。
隻是這些卷宗基本沒什麼價值,有價值的,都被都被收走了或者銷毀了,要不是為了裝樣子,她都懶得看。
隨手拿起下一卷,定睛一看,瞳孔微縮,裏麵記錄的是一起林溪縣縣令王東源強占人妻,殺人子女的事情。
下麵的批語是:王東源敦厚,冤之,其誣告者斬首,家人充做官奴。
若是她沒記錯的話,王東源如今正是齊州的郡丞,也是王家二房的庶子。
她可不相信王家能出什麼敦厚之輩,麵不改色的看完,隨意的丟在一邊,起身說道:“今日便到此吧!聞人,回去了。”
很快一行人又抬著桌椅浩浩蕩蕩的離開,獨獨留下了那個木箱子。
回到自己的住處,薑回才把那卷竹簡翻出來,遞給聞人越,聞人越結果迅速看完。
說道:“此事的確有蹊蹺,從蛛網的消息來看,王東源此人可不是什麼敦厚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