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出售軟棉布,羊湯館講學(1 / 2)

康帝回信讓她把棉花種子一分為三,兩份分別送到甘州和魯州,土豆留出一半,其餘的全部送到康都。

至於產出的棉花她在信中也問了,康帝隻是說讓她自行處置。

薑回不知其意,也不敢妄動,便讓人給宮裏人和幾位朝中大員都送了些被子棉布之類的,

剩下的一部分織成布,一部分做成棉被和棉衣棉褲,交由蘭韻去賣。

棉布因為數量少的緣故,運到中州不過幾日便售賣一空,當然那價格也是定的高高的,那價格薑回想著都牙酸,比那上等的軟金綢緞還要貴上一分。

至於棉被和棉衣棉褲,薑回倒是沒有運出去,核算了一下成本,在漠河便宜的賣了出去。

賣的錢全部入了漠河縣衙的賬上,當然該她自己拿的她也一個銅子兒都沒有少。

雖然她從未想過用棉花牟取暴利,但她也不是做慈善,手底下還有那麼多人要養活呢。

即便如此,今年棉花的收入還是抵了漠河的外債。

至於不動棉花的原因很簡單,這世上賺錢的門路多了去了,她沒必要在普通人的吃穿住行上動心思,而且康帝這一出未必沒有試探她的意思在裏麵。

織棉布的織布機就是薑回讓提前垣石準備的那批斜織機,一年下來各式兒的零件堆積如山,但薑回依舊沒有停了這活兒。

這織布機不僅可以織棉布,麻布和絲綢也是可以的,這才是她生錢的道兒。

十一月,漠河進入了隆冬時節,街道上倒是比平時還熱鬧了幾分,如今的漠河家家戶戶都是泥磚砌的房屋,屋裏砌了炕,出行也有了保暖的棉衣棉褲,冬日裏又閑著無事,自然願意出來溜達。

薑回也難得清閑,帶著蘭香和竹影在街上尋新鮮,街上的百姓起初還會戰戰兢兢的行禮,如今倒是習慣了,微微一拱手便算行禮了。

走到街尾,平安羊肉湯館,這店兒原先是個沒名兒的,自從沈平識了字,便自個兒題了個牌匾掛上了,歪歪扭扭的大字在薑回看來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沈平,來碗三碗羊肉湯,多我那碗加點羊雜啊!”

正在忙活的沈平,頭都沒抬,大聲回答:“好嘞!大人,馬上就好!”

很快三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便被端了上來,薑回用木質的勺子舀起一勺,輕輕吹了吹。

淺淺的抿了一點,笑道:“你這羊肉湯燒的愈發的可口了。”

沈平也沒有回話,隻是呆呆的笑,隻不過人還站在甕前煮湯,眼睛卻時不時的往薑回那邊瞄。

見薑回一放下勺子,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對著後麵喊了一聲:“阿弟,你來看著火!”

然後一屁股坐在薑回對麵的凳子上,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冊子,伸手剛想在嘴巴裏沾點口水,抬頭就看見薑回麵帶笑意的看著他,又默默的把手放了下去。

慢慢的翻開小冊子,指著一處,語氣恭敬:“大人,這處這幾個字分開吧我都認識,合在一起就不知其意了,還請大人指點指點。”

薑回也沒推遲,用手沾了茶水在桌麵上慢慢講解起來,這一講便是一個時辰,身邊也圍了一圈人,小小的羊肉湯館兒,甕裏咕嘟咕嘟的冒著泡,羊肉的香氣縈繞在眾人鼻尖,卻沒有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