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七月大旱起,漠河製水車(1 / 2)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到了盛夏七月,這兩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

白泥村的儲水塘已經挖好 ,儲滿了水,林虎還成立了挖井隊,在整個漠河縣巡回挖井,河泥的清挖工作自六月便已經停止。

徭役全部都被薑回派去挖渠,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大片農田都能直接灌水到田裏。

給棉花打了頂,追了兩次水肥,土豆快到了采收時間。

商家又送了兩次糧食來,隻不過都是商家的管事帶的隊,第二次的時候給她送了一塊通體瑩白的玉牌,一麵刻了一個八字,另外一麵是商家的族徽。

帶隊的管事要她一定收下,說是持玉牌,無論何時何地,隻要在商家的鋪子裏買東西,通通隻收八成價,也就是打八折。

康都那邊,父親搬去了小柳村,迷上了釣魚,常常與廖叔一起一釣就是一整天。

漠北已經派遣使臣正式簽訂了賠償條約,漠州算是真正的穩定下來了,青川帶兵去了齊州剿匪,蒙望繼續駐守墨山關。

不過他走之前又給她送了一批東西,加上五月送的,縣衙倒是多了很多存貨。

康帝直接抄了兩個私自造紙的三流世家,一時間天下世家也不敢再打造紙的主意,尤其是溫家那位公子修賢寫了一篇《論紙》,大力誇讚華紙過後,天下讀書人紛紛寫文章發表自己對華紙的看法。

至此,造紙一事,康帝算是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蘭韻給她送了兩次信,說是康都的所有商事都已走上正路,有蒼玖鎮著,不會出什麼問題,若是蒼玖解決不了的問題,她肯定也不能解決,因此她強烈要求來漠河。

她同意了,算算時間,還有幾日蘭韻應該就到了。

至於薑歸,每次都隻是薄薄的一頁紙,加上一本名冊,薑回實在看不出他的心思,隻是讓蘭韻小心留意著。

眼下最當緊的是小麥和豆子都已經開完花,正是需要大量水肥的時候。

可自六月過後,再也沒有下過一場雨,通過打聽知道,齊州,魯州,甘州,漠州四大州的情況都差不多。

今年大康恐有大旱啊!

若到了七月中旬還不下雨,就得人工灌田了,原本挖渠隻是為了有備無患,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

隻是漠河的水位一天天下降,水要灌入渠內十分困難,想來想去,薑回便把主意打到了水車上。

準備工作她從五月末就已經開始了,設計的過程,靈感全部都記錄在案,任誰來查都是她親自做出來的。

但水車其實是華夏曆史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大約出現在東漢時期,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

一般水車高約十米左右,由一根長約五米的車軸支撐著二十四根木輻條,以車軸為核心,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

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鬥刮板刮水,水鬥裝水。

安裝在河中,借著水勢慢慢轉動,一個個水鬥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

到了水車頂端,水鬥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裏。

造水車對她來說並不是難事,六月中旬她便將設計圖紙和做出來的模型給垣石送去了,要求他停下手中所有活計,召集漠河縣內所有的木工,全力製造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