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薑回訪民情,縣衙談春耕(1 / 2)

薑回瞬間就明白了那老婦人為何不招待她進屋了,感情這一家人窮得隻有一條褲子。

“謝謝老人家,你們這炕是?”

老婦人接過碗笑道:“去歲的時候蒙將軍帶著軍士來幫我修建的,據說是一個姓薑的大人弄出來的。”

“有了這炕,我們冬天也好過了。”

薑回笑道:“那真好,等天氣回暖,就可以開始準備春耕了。”

一連三天,薑回都在外麵溜達,對漠河的風土人情有了初步了解。

也知道了漠河比她想象中更窮,更落後,比原始社會也沒好上多少。

但民風淳樸,基本上她走到的人家,隻要方便都對她熱情招待。

第四日,整個漠河縣的三老和亭長齊聚縣衙的日子,薑回看著眼前的四人,問道:“怎麼隻有你們幾人?”

一名老者拱手回答道:“大人,漠河雖地界寬,但人煙稀少,一共就隻有兩鄉四亭。”

“老朽便是河東鄉的三老劉海,河西鄉的三老和東安亭的亭長去年不幸離世。”

“如今便隻剩下東平亭亭長馬河,西安亭亭長牛福,西平亭亭長羊東。”

薑回也無奈,人都死了,她能怎麼辦?長歎一口氣說道:“都落座!開始吧!”

“聞人越,將你這幾天清理出來的內容,公布一下。”

聞人越起身行禮,溫聲道:“從漠河縣的卷宗來看,在籍的可耕種土地共計五萬七千畝,在籍的人口有八千四百七十二人,其中東安亭二千五百九十人……”

“縣內無存糧,還欠著十萬餘斤的外債,分別是崀山縣二萬五千斤……”

“無餘銀,欠著九百金,一千二百銀的外債,欠東河縣三百金,四百銀……”

“近三年,每一年的稅收都不足百金。”

薑回雖然已經聽過一遍,但再次聽見這些數據,還是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捏了捏眉心,薑回淡聲道:“諸位,本官既然做了這漠河縣令,便不能任由漠河如此發展下去。”

“漠河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民眾卻極為貧窮,很多人家冬日隻能窩在炕上,並非他們懶惰,而是全家隻有一兩條體麵的褲子。”

“但想要讓漠河富起來,僅靠本官定然是不行的,需要我們一起同心協力。”

“所以今日請諸位齊聚於此,便是商討漠河接下來的發展,各位有何看法,可暢所欲言。”

劉海拱手道:“大人,漠河貧困乃戰亂所致,如今蒙將軍打得漠北節節敗退,漠河不再受戰亂侵擾,情況自會慢慢好起來。”

另外三人也附和道:“是啊!”

聞人越也出聲道:“大人,漠河可耕種土地很多,但人力有限,這也是導致漠河貧困的原因。”

“眼下已是二月初,等到三月冰雪化開,土地解凍,便要開始種春麥,糧種和農具都是問題。”

劉海道:“糧種多數人家都有預留,但全憑人力,能耕種的土地有限,要是有耕牛就好了!”

薑回聞言問道:“漠河縣沒人養牛麼?”

按道理來說漠河這種平原地帶,養牛應該是很方便的。

劉海長歎一聲道:“早些年養牛的人家挺多了,但近年來戰亂不斷,那些牛搶的被搶,跑的跑。”

“如今的漠河,能用的耕牛,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