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回,庶民出身,先獻獨輪車、暖炕、馬蹄鐵、馬鞍有功,封為公大夫。”
“後赴魯州,有陷馬坑,回字陣,隆山穀一戰,率軍四千,殲敵四萬有餘,決戰之際獻空城計將狄軍玩弄於股掌之中。”
“如今年方十五,被封為左庶長。”
蔣朝之的聲音不急不慢,讓薑回確定了康帝今日這一出的用意,除了收攏人心以外,貌似也有樹立典型的用意。
就是要樹立典型,搞個能讓庶民崇拜,卻又不會脫離庶民的偶像出來。
而她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庶民出身的身份會讓庶民將她歸為自己人,足夠閃耀的功績,又能讓庶民崇拜。
同時也讓天下庶民明白,康帝不看出身,隻要你有本事,隻要你為大康做事,即便是庶民也可以走上朝堂,與世家貴族比肩。
薑回站起來,照著剛剛青川等人的樣子行禮,但她能明顯的感受到,無數道熾熱的視線集中在她身上。
也有無數的目光彙聚在她身上,尤其是下方的百姓不由自主的振臂高呼她的名字,薑回用餘光發現了康帝臉上隱晦的滿意。
好吧!達成一個目的,他當然高興了。
蔣朝之念完功過書,魏敦親自接過,走下城牆,將其釘在城門內的牆壁上。
功過書很長,裏麵除了蔣朝之剛剛念過的內容還有一些戰死軍士的名字。
薑回心中一動,走到康帝身前跪下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鬥膽請陛下成全。”
康帝語氣平和的問道:“何事?”
薑回語氣悲痛道:“陛下,自古一將成萬骨枯,魯州一戰能取得勝利,是無數戰死沙場的軍士,是他們用性命鋪就了我等勝利的道路。”
“然,戰場瞬息萬變,無數戰死的軍士屍骨無存,他們英魂無處可依,他們的家人也無處可祭拜。”
“所以臣鬥膽,懇請陛下,為我大康戰死的軍士修建陵墓,有陛下龍氣引路,我大康英烈定能安息。”
“陛下龍氣庇佑,陵墓無需太繁複,用青石築巨碑,將我大康英烈的名字刻上去便可。”
薑回才說完,康帝就已經從主位上走下,親手將她扶起。
“愛卿真不愧是少年英才,解了孤一樁心事啊,大康能有今日,是無數英烈用命所換,然如今的天下又有幾人能記住他們。”
“愛卿的提議孤準了!他們理當受到後世祭拜!受到萬世敬仰!”康帝的語氣比薑回的更為悲痛,眼角甚至有淚光閃現。
薑回一看康帝的樣子便知道,康帝是真心實意的接受了她的建議,他今日公布的戰死軍士的名單本就有此意。
她不過是讓這臨時性的紀念碑變成了永久的而已。
“汪衛,讓太祝挑個好地方。”
“蒼嶼,你親自督造,務必在今年之內完工。”
“從明歲起,每年一月一日,祭祀先祖,祭拜我大康英烈。”
“薑回諫言有功,賜金千,綢十。”
“諾!”
“諾!”
《康祖記》有書:大康十五年,末月十二,帝率臣於都門,斬狄國主將達魯。
左庶長薑回諫言,築碑安大康英魂,帝淚,遂令少府築碑,於年初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