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多次與南群先生探討過騎馬交戰過程中易滑落的問題,並且回所做均有記錄,大人若不信,一看便知。”
薑回說完,扭頭朝她身邊的廖叔耳語幾句,廖叔聞言很快便帶著四人從她住處抬了一籮筐竹簡和一筐木板出來。
李鍾隨意拿起其中一卷,上麵記錄了何年何月何日,她申請了什麼材料,這些材料用於何處。
那一筐木板上則畫著馬鞍和馬蹄鐵從開始的雛形到成品的設計圖,很多木板看上去都比較髒,能明顯看出每一幅圖都是經過主人無數次修改的。
越看李鍾的臉色就越好,最後臉色的喜悅更是藏都藏不住,他可是跟著陛下一刀一劍的拚上來的。
如何能不明白這兩件東西的重要性,大康之所以能一統天下,一支強悍的騎兵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隻是要養一支騎兵,是何等的困難,馬匹的消耗更是讓人十分頭疼。
前線如今和狄人僵持不下,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康軍的騎兵數量實在太少了,自大康立後,陛下解散了大部分騎兵。
將用於供養騎兵的那部分資源用於發展農業,修路造橋。
如今的大康,看上去國泰民安,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實質上周圍各國虎視眈眈,境內世家大肆斂財,前線的軍士吃的不如世家養的豚。
有了這兩件東西,大康便可以最小的成本,成立一支輕騎兵,或能快速結束前線戰事。
李鍾壓製住心裏的激動,對薑回說道:“明日起不去都衛營訓練,在府上呆著,不得外出!”
“北聞,封鎖整個廷尉府,不允許任何人進出。”
“南群,立即去府外,清查周圍行人。”
“諾!”
李鍾說完,又對薑回說道:“你今日行事,魯莽了些,這兩件東西一旦暴露,麻煩就大了。”
薑回誠惶誠恐的道:“是回莽撞了,回一時驕傲,給大人添麻煩。”
李鍾又假模假樣的訓斥了她幾句,才領著人退去。
那匹釘好馬蹄鐵的馬兒和薑回的筆記都被重點監護起來。
很快馬廄便隻剩下中青和薑回師生二人。
中青搖搖頭,無奈的說道:“你啊!年紀不大,心眼挺多。”
薑回摸摸鼻子,尷尬道:“老師怎可這般評價學生,學生所做,可全是實心實意的,那來半點心眼。”
心裏卻暗自腹誹,當然沒有半點心眼,都是整個心眼啊!
從決定做馬鞍和馬蹄鐵那天開始,她便開始準備她那兩份筆記了,連與誰交談獲得了什麼靈感都記錄在上麵。
整個廷尉府上到幕僚,下到馬廄喂馬的仆從,誰不知道她愛馬,誰不知道她想減輕馬兒的痛苦。
就連都衛營的軍士都知道她休息時間愛往馬廄跑,至於手藝,當然是跟廷尉府的匠人學的啦!
就連選在今天直接暴露馬鞍和馬蹄鐵,也是因為前幾日在都衛營,無意間聽見前線戰事吃緊這樣的話。
回來以後又從與北聞的交談中發現,一提到騎兵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他就唉聲歎氣,後麵請教了中青以後才知道北聞便是騎兵出身。
所以她才大膽猜測,前線戰事吃緊很可能與騎兵有關,李鍾本在督造康定渠,卻在此時回康都,說明有比康定渠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參與。
比康定渠更重要的,就隻有前線的戰事了,如今已是五月,按照她的計劃,六月出發去前線。
那麼此時拿出馬鞍和馬蹄鐵便是最適合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