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鄭國使團入城(2 / 2)

周王聞言,眼神微眯,給胡昭使了個眼色。

胡昭斥道:“如今我周國,也有這個意思,你待如何?”

他不僅有這個意思,還已經有了動作。

劉近歎息一聲道:“外臣懇請大王收回成命,把使團召回……”

胡昭拱手肅聲道:“大王,鄭國使者蔑視王威,臣請將其打出殿去。”

沒人喜歡淪落在隻有一種選擇的境地,作為一國之主的周王,更是如此,他從來都不是個孤注一擲的人。

周王故作大度道:“丞相稍安勿躁……孤也不是個沒有肚量之人,劉近,你若說得有理,你自可以安然回到國賓館。”

劉近拜了拜道:“大王氣量之大,非闊海不足以形容,非高天不足以名狀。”頓了頓接著道:“臣常聞,於國無益者,是戰之師出無名,有損國之仁義,於民無利者,是與強攻伐,徒勞民傷財……於周國而言,鄭國既無威脅之力,也無嫌隙之因……兩廂征戰,無有仁義之名,而戰…唯使勞民傷財而已……”

不管胡昭有著怎樣的信心,周國發動聯合始終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周王年事已高,早沒了那股進取的銳利。

胡昭說動周王的理由隻有一個,鄭國是近在眼前的危險,需要製裁,出於對他的信任,再三思考之後,決定選擇支持。

這回鄭國遣派使者來周,周王其餘心思倒沒有,隻是突然覺得這件事情,變得有些麻煩了,庸人常常自找麻煩,而有富貴命的庸人卻是討厭麻煩。

大夏曆經800年,分封諸侯……從列侯至稱王,這活下來的無不是血與火的產物,即戰爭太久,富貴也太久。

各國國君大抵上都沒有想過一統天下,天下諸侯從70餘到如今的7國,過安穩日子他不香嗎?反正大家都是王家貴族,居家便能享福,何必爭個你死我活?

周王在劉近口若懸河時,想了很多,他忽然覺得有點累,以至於除了劉近後麵說了什麼都沒聽清,隻是眯著眼睛假裝聽著。

“大王明鑒,鄭陳之爭乃是陳國欺人太甚,而陳之滅亡也是其官宦棄暗投明,實則我鄭國開始就沒想過要滅其國家……而且,陳國大量貴族依舊在陳地生息,對其土地亦無罰沒……”

劉近的意思是,攻伐陳國的目的是教訓,滅國隻是個意外,是他們內部不合,鄭國隻是撞上了。

如此拙劣的話術,給胡昭聽笑了:“哈哈哈,你鄭國的狼子野心,怕是天下無不知之人,劉近,你這強詞之辯,毫無邏輯可言,未免蠢得令人發笑……哈哈哈。”

周王亦是笑道:“劉使者之言確實好笑。”

王者一笑,則百官附笑。

劉近麵色不改,依然竭力狡辯。

最後,劉近叫人抬上5個大箱子,一打開全是金銀珠寶,頓時滿殿的珠光寶氣,說是鄭王送給周王的禮物。

至於這麼些財寶是不是從陳王宮殿搬來的,英雄不問出處,隻管欣然笑納。

於是命人好好招待鄭國使團。

退下周國朝堂,劉近也不氣餒,他從沒想過,能一次照麵就能把周王說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