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卷曆史背景簡介(1 / 3)

春秋末年,周王室早已經衰落,諸侯並立,列國呈現兩超多強的局麵。其中,楚國、晉國是超級大國,齊國、秦國是實力次一等的一流國家,剩下的周、魯、鄭、衛、宋、吳、越是春秋爭霸中不可缺的一環。這些國家之間的爭鬥不斷,戰爭時常爆發。

大背景:北邊白道扛把子晉國和南方黑老大楚國弭兵止戰,平分天下霸權。天下大的爭鬥已經結束,在吳越崛起之前,列國偶有摩擦,但大體上保持和平。

晉國白道扛把子頭銜並不是什麼玩笑話。在周王室衰弱的時候,楚國自立為王問鼎輕重,天下諸侯或附楚或沉默,最先是齊國挑起大梁帶頭壓製楚國,齊國衰落後晉國接過大旗帶領諸侯守護周朝的法理。

春秋時期稱王並非隨隨便便就能稱的,楚國第一個稱王,相當於在南方又建了一個部分諸侯承認的南朝,楚王分的是周朝的華夏法理。

你可以理解為拜登贏了大選在華盛頓就任米利奸總統,然後川建國馬上在洛杉磯建立美麗奸太平洋合眾國。

如果聯邦的各個州政府兩邊站隊,四常又保持沉默,沒人組織鎮壓川普,那麼聯合國就要加席位了( ̄▽ ̄)~■。

至於吳越兩國稱王,一則禮樂大崩諸侯不願費力去討伐,二則楚國分攤了大部分壓力,三則這兩稱王隻能算圈地稱王,位置太偏,過家家的。

再說晉楚,兩國內部雖然都矛盾重重、一地雞毛,但都不忘記給對方添堵。

晉國添堵的方式很簡單,給錢給糧給高新技術,扶持吳國在楚國背後捅刀子,楚國曲線救國扶持越國給晉國小弟吳國捅刀子。

什麼早期代理人戰爭……

如果當時有國家新聞和社交軟件,頭條大概是這樣的:

“山西省政府扶持江蘇加強人才培養計劃,為姑蘇集體經濟輸送專業技術人才;山西省加強對江蘇吳人文化建設,培育和弘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山西省大力推進蘇南地區農業發展,提高其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山西軍區已向姑蘇軍區提供教官團,幫助姑蘇政府訓練新式軍隊。”運城新聞將持續為您報道,我是本台記者趙鞅。

評論區各國君主的線上互噴:

楚平王:晉公弟弟行為 ,吳王弟中之弟。

晉公:嗬嗬~

吳王(僚):你可別給我逮著。

吳國公子光(闔閭):王上莫生氣,你看這有一個野生的伍子胥和米其林五星廚師專諸。

吳王(僚):五星廚師?會做魚嗎?我看看,我看看。

吳王(僚):卒(背後插一把魚腸劍,經伍大夫推斷是自殺)

吳王(闔閭):咳咳,大家好。認識一下,寡人是吳國新王。

伍子胥:王上,臣給你送外掛來了。

某外人形掛:……

吳王(闔閭):你叫外掛呸…孫武是吧?一起打楚國吧。

楚平王:打我?配?弟中之弟!*******

係統提示:你的好友楚平王已被永久封號,身份證注銷。

吳王(闔閭):笑了,這就寄了。新弟中弟。

楚昭王:你才是弟中之弟。馬得!來人告訴越王,杭州的項目孤投了,這250萬讓他先拿去用。

越王:錢到位,吳國菊花都給他偷廢。

其他國家:……

魯昭公:有沒有好心人幫幫我,我家有三個土匪在搶劫。

衛靈公:南子什麼時候出生啊~

(唐玄宗點了個讚

楚平王推開棺材點了個讚)

宋公:外麵真亂,讓女巫卜個卦。

鄭公:未來的某國朝秦暮楚太low了,朝晉暮楚才有前途(卑微臉)

一堆小國:不配擁有姓名。

蔡侯:雖然我是姬姓諸侯國的君主,但你們也不用全都看著我吧。

徐公:我雞湯都喝完了,已經逝了,就別看我了。

燕侯:別問,問就是在掛機。

蜀王:俺也一樣。

——————————————來自讀者的分割線

春秋時期各國主要家族。

各國公族、卿族占據了大量的土地與人口,架空君主是常有的事情。公族大多都是前幾代君主後代中沒有繼承君位被分封一方的公子形成的家族,族譜支係。卿族即卿士的宗族。卿士分同姓卿族(公族)與異姓卿族,卿族主要是功臣名將的後代形成的家族。

當時有名的家族有很多比如:晉國吃雞大賽第一階段勝利者六大卿族。(韓氏、趙氏、魏氏、範氏、中行氏、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