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1 / 2)

弘農楊家作為與袁家齊名的名門望族,既是利益共同體,兩家可以在共同利益受損時候摒棄前嫌,一致對外,也是競爭天下第一大家的敵人。

些許錢財,對於坐擁富庶之地的楊家不過是九牛一毛,楊家隻要在捐獻錢財上超過袁家,不僅可以向天下展示實力,也可以吸引士子歸附,投入楊家門下,壓袁家一頭。

更重要的是,袁家與楊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楊家忠於漢庭,忠於劉宏。

楊賜本人也曾多次向劉宏勸諫,經常讓劉宏下不來台,但礙於楊家實力強大,隻能將其多次流放,卻又多次召回。

早在黃巾起義以前,楊賜就向上諫言,言明巨鹿有太平道張角等人蠱惑百姓,宣揚邪說,但被劉宏視為危言聳聽,不祥之言。再次被劉宏罷免官職歸家。

楊賜開口道:“老臣願盡獻家中資產,為君分憂,共赴國難,老臣盡數變賣家中田產,為陛下籌得白銀十萬兩,駿馬百匹!”

劉宏瞬間狂喜,連聲喚道:“愛卿快快請起,快快請起,來人,快快賜坐!快快賜坐!”

劉宏開心地笑道:“愛卿輔我兩朝,嘔心瀝血,報國之心,天地共鑒,實乃我大漢棟梁啊!”

楊賜恭敬地說道:“楊家世食漢祿,受到陛下您的頗多恩惠,世世代代的為大漢的臣子,自當為陛下分憂。”

劉宏笑道:“楊家實乃我大漢根基,社稷之福啊!”

忽地劉宏的聲音低沉,痛心疾首地說:“都怪朕一時糊塗,不聽您的諫言,這才致使黃巾賊子禍亂一方,這都是朕的過錯啊!”

楊賜誠惶誠恐地伏地說道:“黃巾之亂的根源在於各郡縣官員失察,官官相護,上行下效,使得民間怨氣沸騰,這才致使張角僥幸作亂,這並不是陛下您的過錯啊。”

“陛下您的仁義之名傳播四海,威武之名震懾八荒,戎狄蠻夷皆歸附我大漢統治,各地官員的錯誤引得這場動亂,陛下不可歸咎於自身啊,陛下!”

劉宏趁此機會,趁熱打鐵,向百官宣布道:“黃巾之亂雖是各郡縣官員不查,可朕是天下之主,萬千民眾皆是朕的子民,朕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幾年來,全國各地不是大旱就是蝗災瘟疫,百姓民不聊生,朕即使大開國庫,賑濟四方,即使國庫空虛也不曾放棄。

然朕由心而無力,不少百姓顛沛流離,妻離子散,這讓朕痛心疾首,每每思之,夜不能寐。

古人雲,天人感應,如今大漢饑荒瘟疫橫行,天災不斷,這是朕的失職,是朕胡作非為,惹怒上天,這才致使上天降下神罰,使得我大漢動蕩不安。

朕為天下之主,一國之父,動亂皆出自我一人,是朕德行不端,希望上天不要怪罪我的子民。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下麵大臣聞言伏地痛哭:“陛下保重龍體啊!”

“陛下仁義之名遠播四海,不可如此輕薄自己!”

離得最近的楊賜更是頭重重磕在地上,大哭道:“陛下怎可如此輕賤侮辱自己,陛下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