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國王朝末年,當今帝王昏庸無道,慘害百姓,天下各處揭竿而起,這一切的導火索是一座平平無奇的縣城中的三名普通百姓……
“怎麼辦啊徐深,我們去服勞役的時間已經過了,這是要殺頭的呀!”名為何福的女人說道。
“完蛋,我他媽被要求帶人去服役,遲了他媽三天,三個腦袋都不夠我掉的。”徐深恐懼的說道。
“那…那現在咋辦?”何福說。
“對了!楊恩咱有多少人?”
“三百來人吧。”
得知有三百多人後徐深左思右想,最後開口說道:
“那好說了他媽的起……”徐深話還沒說完便被楊恩一把捂住徐深的嘴說:“你他媽不要命了?!這他媽夷三族的事啊!”
“那你說現在咋辦?左右都是死,起義好歹能在史書上留一筆,總比被隨意弄死好!”
“那…好吧!我們搏一搏,總比坐以待斃強!”楊恩說。
“好!我去和鄉親們說下。”“鄉親們!由於這場暴雨我們遲到三天了!所以我想帶各位鄉親起義!”徐深說出起義這兩字震驚了在場所有百姓,不過由於徐深與楊恩何福三人是村裏唯一的讀書人所以大家還能聽下。
“反正左右橫豎全是死,不如搏一搏,失敗了也能在史書上留名!更何況憑什麼死在此等昏庸暴君之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想跟我一起走的跟過來!不走的也不勉強跑去別的地方度過餘生!”
“起義!起義!”聽徐深說完話後百姓們吼道。
“鄉親們!起義的話先把那縣令那狗官給砍了!”楊恩指著縣衙的方向吼道,隨後鄉親們跑回家中掏出農具衝向縣衙,縣衙很快便被百姓們占領了。
“放…放過我!我上有老下有小啊!放…放過我!”縣令跪在地上央求道。
“我呸!你個狗官,你搶我們糧食的時候怎麼不想我們上有老下有小呢?我們三個去科考的時候就是你讓土匪差點弄死我們!來鄉親們一人給這狗官一刀!從腳底往上砍!一點一點砍,砍死他!”徐深說。
“啊!啊!啊!”縣令發出一陣陣慘叫,很快便昏迷了過去,不過被徐深用水給澆醒了。
縣令死後徐深將縣令一家送往隔壁縣城,
這一起便是全國起義的導火索,傳出去後全國各地起義軍如同雨後春筍到處冒頭,離徐深們近的便加入徐深們了,人數也增到了五千,駐軍也被殺光,徐深一行人打算想辦法多做兵器與 甲胄,可沒辦法製作
另一邊皇城早朝大殿內…
“皇上!臣有一事稟報!”有一大臣衝出。
“哦,何事?”王座上一道懶洋洋的聲音傳來。
“邊境一小縣有三反賊領三百逆賊起兵造反攻占縣衙,縣令被整縣兩千人一人一刀殺死,邊境數縣一起兵造反,投奔反賊徐深何福楊恩。”
“哦!哪位愛卿願出兵平反?”坐在王座上的男人漫不經心地道。
“皇上,臣建議由趙大將軍趙衡出兵平反。”“臣也同意。”數位大臣連聲附議。
“好!愛侄就由你出兵平息叛亂吧。”“是!”趙衡雙手抱拳說道。
“好,那還有事嗎?無事退朝吧。”
趙永好像突然想起說:“對了!愛侄,朕令你20日之內領四千大軍滅掉反賊,不行的話朕也不為難你,朕賜你把劍自己看著辦。”
“是。”
退朝後趙衡回到家中便備好馬與鎧甲,準備出征,可趙永來了,“愛侄你對此次出征有何見意?”
“微臣還沒有想好,所以陛下我母親能讓微臣見一麵嗎?”
“愛侄,你先坐,你母親在後宮好生養著呢。”聽見此話剛坐下的趙衡藏在桌子下的手默默捏成了拳頭。
“愛侄朕當年起兵是被你父親逼的呀,朕也是無奈呀,希望你不要記恨你皇叔我呀。”
“微臣怎敢記恨殿下您呢?”趙衡恭敬的說道。
“嗯,不愧是朕的好大侄呀。”趙永麵露喜色說道。
“陛下微臣的母親…”
“祝你凱旋歸來就帶嫂子來看你。”
“叩謝聖恩!”趙衡聽後跪地感謝趙永。
隨後趙永便離開了,趙衡依舊跪在地上不知在想些什麼。第二天…
趙衡帶領四千人出發,花了三日來到徐深他們縣城門前高喊:“我乃皇室一脈子孫趙衡,被昏君趙永派四千大軍前來平反,我父親母親皆死於趙永手中前來投奔徐深, 速速開門放行。”
“投…投奔咱的?”站在城門上的徐深一臉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