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故事開頭發生在餘姚東一,家傻子瓜子店裏。
那時候的生意還不如如今那般好,傻子瓜子的老董雖然被稱為最會做生意的中國人,譽為“中國第一商販”,但其實那時候的餘姚鄉下也不是誰都吃得起,隻是偶爾的奢侈。
那年我三歲,餘姚人一般都算虛歲(出生當年算一歲,依次累加)在老一輩的餘姚人眼中隻有外地人才算周歲。比如我的媽媽就是,在餘姚外地人是十分不受待見的,因此我家的生意更為慘淡。
我從小學習算術,對數字非常喜歡,算然它似乎不是很喜歡我。於是我被爸媽安排在店裏算賬。
“收賬一百!”我在賬本上寫道。
“哪有一百哦,真是個木頭。”我爸笑著打了一下我的腦門,笑著給客人找錢86。
那個老爺爺似乎是給孫子來買零嘴的,看到我的樣子也不禁笑出了聲,他摸著自己的肚子說“我家傻小子也是這樣子,傻乎乎的,現在讀書去了,成績也不咋地...”
我媽聽到成績就來了興趣,追問著老人“您家寶貝是在哪裏就讀啊?”
“餘姚的研究院學院唄,學費一年好幾萬呢,雖說在學校不怎麼樣,但聽他媽媽說和別的學校的孩子相比那可是遙遙領先了!”老爺爺也不客氣,跟我媽說了不少相關的事。
“餘姚的研究學院...”這個學校的名字在我媽媽腦海裏落地生根,也成為了她未來二十年裏生存的地方...
☞
那一天晚上回到家中,我媽就拉著我爸到了房間裏“老公啊,我看我家文祺不能就隨便讀個學校,我也送他到餘姚研究學院去!”
我爸從來都不會反對我媽媽的想法,但生活從來不是想什麼便是什麼的,他還是耐著性子和我媽說“我知道你想孩子有出息,但是家裏...”
“哎,我再想想辦法吧。”我媽才二十餘歲的臉上流露出的無奈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直到初三我才知道那時候的家境有多麼的艱辛。那時候的夫妻倆負債數百萬,人生多艱在他倆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我媽媽心中對我的期望之火也是難以被生活的困難磨滅的,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能讓我出人頭地的機會。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我讀中班的時候,我媽和我幼兒園的校長聊天時,意外了解到餘姚研究學院正在招收生輔老師,什麼是生輔老師?其實就是帶著小朋友去吃飯的,給小朋友送水果的,管小朋友有沒有按時睡覺的阿姨...
聽到教師子女讀書可以便宜一倍,並且入學考試隻是過場,會保證提供一個入學名額。我媽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現有的生意,不顧親人的反對,用她的青春為我鋪路。
她對我爸說:“阿剛,這輩子遇見你是我的幸運,有了文祺是我能給你的唯一回饋,現在我要為文祺去博取一條康莊大道,苦了你的,下輩子一定還你。”
生輔老師要管理學生的就寢,所以要住在學校,每周末才能回家兩天,讓二十餘歲的夫妻倆就此分離是多麼殘忍的事。
我外婆聽到了這件事,連夜打電話給我媽媽,外婆帶著抽泣的聲音至今讓我不能忘卻,她說:
“燕子啊,你從安徽嫁到了浙江,我和你爸天天夜夜想著你,怕你不能受到家裏的愛了,但是一想到阿剛對你的好我們也能安心,但是你現在要選擇遠離他,一周回一趟家,你讓他怎麼活,你讓我們怎麼能安心啊...”
外婆幾乎是哭著說完了這些,外公更是想連夜趕到浙江來勸我媽。更不用說我奶奶和爺爺,他倆的倔脾氣直接犯了上來,直說到:
“為了文祺是好事,但你要是為了他就這麼放棄了我們家,那你就不是我們沈家的媳婦!”
沒人知道我媽媽是怎麼扛過了這些壓力的,隻知道在三四天後她去往了即將生活十年的地方。
因為我媽媽有著高中的文憑以及遙遙領先的年紀優勢,自然而然成為了餘姚研究學院的一員,為我後來就讀這所頂尖學府鋪好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