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快速看了一遍,說道:“諸位都不要吵了,先看看這個。”
劉備說著,把書劄讓人傳了下去,交與眾文武傳視全文閱讀三國釘子戶。
張昭似乎忘了剛才還跟陳到的爭執,看了書劄,立即嚴詞以正,道:“張濟本與李傕、郭汜同為西涼邊鄙,乃董賊殘部,實屬同流合汙之輩。如今李傕、郭汜二賊已亡,獨獨剩這張濟在南陽流竄,他不思引頸就戮,卻欲奢望明公賜他一席之地借以喘息,真乃不知天高地厚!明公。此賊的話切不可信,望明公速斬來使,以絕張濟之望!”
劉備聽他慷慨陳詞,卻是無可挑剔。但要真的如他所說。心裏卻又不忍。他心裏甫一思索,一時拿不定注意,乃把眼光落到蔣濟身上。
蔣濟先時去潁川領兵,因江東兵起,又召了他回來(快刀斬)。不意,卻在途中偶感風寒。蔣濟本不在乎這些小病,不想這一病卻是拖了下來,積成了大患。如今。卻是時不時要躺臥榻上,小小年紀,卻是惹了一身的病魔。雖有名醫華佗在,隻因先時隨軍去了江東。現在也隻剛剛回來,所以還沒來得及給蔣濟看病。目下,隻因軍情緊急,蔣濟又正好碰上害病,但又不能缺席。所以隻得臥榻議事。
劉備的目光剛一落到蔣濟身上,果然,蔣濟不負劉備所望,終於打破沉默。開口說道:“長史所言極是!李傕、郭汜、張濟,確實正如長史所言。乃西涼邊鄙,董賊殘部。皆是同流合汙之輩!對於這種禍國殃民之人,我等皆是恨不能誅之而後快!目今李傕、郭汜都已得到應有的報應,而張濟,也正如喪家之犬,被曹操殺得幾無藏身之處。張濟落敗,我等當高興才是。想張濟一死,再加上馬騰、韓遂都為曹操所收服。到此,曹操可謂盡得關中,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等曹操關中徹底安定,則可揮軍直搗徐州,到那時,我等也就皆無所歸了。如此,可謂正合長史你之所願了。”
“這……”張昭被他一說,麵色醉紅,想要反駁,卻一時又找不到反駁之詞,隻能瞪目結舌。
蔣濟這一番話如同一磅炸彈,立即在眾文武堆裏起了反應。側麵者有之,唾罵者有之。
蔣濟沒有繼續慷慨陳詞,卻是將聲調稍微放緩了一點,低低咳嗽了一聲,才道:“長史!我可聽說,這張濟雖然同為西涼邊鄙,董賊殘部,但卻不同於李傕、郭汜,更不同於董賊。此人行事我雖然不能完全了解,但就天子東歸途中他的所做所為,卻是郭汜、李傕之輩不能比擬。當初,天子經過張濟之弘農時,不但供奉如常,不短天子衣食,而且,據說,當初李傕、郭汜放天子東歸不久,他兩又反悔了,立即派兵追到弘農,希望跟張濟合作,把天子再劫回去,但為張濟所拒。並且,當李傕、郭汜率部追近時,張濟還曾與李傕等大戰了一番。以此看來,張濟也不是十惡不赦之徒。”
“這……”張昭不由氣為之結,一時無可反駁。
“更何況……”
堂上隻聽蔣濟一人之聲:“張濟勢窮來投我,我等豈可拒人於千裏之外?再說,結盟張濟後,如將他所部屯紮在潁川一帶,則,南麵可擋魯陽劉表十萬之師,北麵亦可擋兗州之曹操(竊聽眼)。若此,一則彰顯明公之仁義,二則結援以固防。如此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長史,你看呢?”
此話一出,落地有聲。張昭凜然氣色為之一窒。
劉備在上一聽,不由笑道:“長史之所以拒絕張濟,那是為我考慮到了大節。而子通為我接納張濟,則是為我謀劃將來!嗯嗯,二位都是為我著想,皆我之股肱!”雖然這麼說,劉備到底納了蔣濟的意見,回書一封張濟,表示願意接受他的投誠。
※※※
寂靜的書房,一燈如豆。
寬大的書案上,堆積著如山的奏牘全文閱讀特級鄉村生活。這些奏牘,都是從關中搜集來的。對於曹操在關中的一舉一動,劉備不得不時時關注。自決定接受張濟的投誠,劉備就開始了兵員糧草的籌集。對於劉備來說,曹操能在數月間不但橫掃董賊殘部,而且還將盤踞西涼的馬騰、韓遂部一舉收複,如此幹淨利落的行事,可謂是勢如破竹,實在讓人驚魂奪魄。
如今,眼見曹操盡得關中之地,勢力空前大漲,劉備還怎能坐得住?
曹劉間的最終決戰,似乎隱隱來到!
劉備每每想到這裏,一股熱血莫名潮湧。他知道,曹劉間必然將會有次大戰,那是勢所難免。隻是,他也沒想到,曹劉的決戰會來的這麼快!
糧草兵員都籌集好了,就等待明天清晨發兵。臨戰前夜,劉備卻一絲睡意也沒有。
推開有關“關中”的奏牘。一封未署名的書劄,赫然呈現在劉備眼前。
這是一封匿名書,裏麵的內容劉備已經看過了不止兩遍了(武道之功夫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