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初能夠不顧厲影草莽的身份而重用於他,除了厲影自身身手俊俏,功夫不錯,擅長出快劍,是萬中挑一的好劍客,可為一個合適的護衛。當然重要的一點,就是厲影的忠心。他曾為了保護甘夫人而身負重傷,卻又因為自己的護駕不周而身自慚愧,將劍橫加在自己脖子上。就憑這一點,劉備無論如何也要感激他。劉備對他的感激,就是將厲影對甘夫人的救命之恩轉移到了自己頭上,他是把厲影看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了。所以劉備拔厲影於草莽,厲影能在數月之間地位扶搖直上、如日中天也就不難理解了。
劉備將他帶在身邊,用為護衛長,也算是對厲影最大的報答了。然後,劉備萬萬也不回想到,正是由於自己對他的這一點點的“報答”之心,卻在不覺間,讓外人,讓厲影誤以為,這是劉備對他的“寵信”。於是,厲影由當初的誠惶誠恐,在不覺間轉成了坦然受之,使得他誤把劉備的信任當成了進階的身價,而從此再也目中無人了。雖然劉備三番五次明裏暗裏示意於他,希望他能稍稍收斂點。可讓劉備痛心的是,厲影並沒有把他的話當真聽進去。或者是聽下去了,卻依然我行我素。
當劉備意識到這一點時,他趕緊趁機提拔新晉將領趙牛,希望以趙牛來代替他,架空他,以讓他能夠意識到強烈的危機感,重而改過。可也許是厲影到現在還不能明白劉備的苦衷。仍是以為劉備“寵信”他,使得他不知約束自己。再後來,劉備也就借征討江東的機會,將厲影留守秣陵。也好讓他在地方上曆練曆練,磨磨他的心性。然而,當劉備的一番苦心安排全都被厲影一腳踢翻、踩碎時,劉備也隻能承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據他從趙牛口裏深入所知,這次江東之亂,始亂就在秣陵。而秣陵的中心,就在厲影府邸。大亂之夜,亂民縱火焚燒衙門,決心要攆走厲影。而厲影。眼見府邸被燒,衙門被毀,士兵四散,隻得倉惶逃往丹陽,向丹陽太守張範求助。沒想到。他這一去,不但連累丹陽不說,而且惹得太守張範被亂民所殺。於是,厲影乃投呂岱。聯合呂岱向劉備討要救兵。自始至終,厲影之罪大矣!
往往最新章節龍煌破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既然懂得這點。那又何必再糾結於那麼一點點微茫的‘希望‘呢?
他聽了何夔的話後,知道不能再留厲影了。
心死,讓劉備再也不想見到厲影最後一麵。他直接給趙牛下了一道命令,讓他提厲影人頭來見。
然而,當他發出這道命令,等趙牛領命轉身後,他的心卻又在滴血。畢竟,厲影跟了他太久了,又是難得事事為自己著想的人,而今天,為了平息江東眾怒卻又不得不將他正法,劉備其心何忍?他坐在案上,靜靜的等著趙牛的複命。他希望將他正法,但卻又在某個瞬間又冒出了相反的念頭。他甚至希望,等會趙牛空手而歸,而厲影已經得到消息逃之夭夭了。逃走了,或許會更好。
靜寂中等著,焦慮遐想中一分光陰一分光陰的度過。
咚咚咚的腳步聲傳來,雖然在外人聽來很是輕盈,但在劉備聽來,卻是如雷擊耳。劉備抬起頭,趙牛走了進來。
“噓!”劉備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氣餒。看到趙牛手上提著的一顆血淋淋的腦袋,劉備隻問了一句話:“厲……追風他走前說了什麼?”他在厲影麵前向來多直呼他的表字,以示自己對他的尊重。他雖然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但在他闔逝的頭顱麵前,劉備還是從心底呼出了他的親切稱謂。
“追風?”以致讓趙牛聽來,差點沒想起追風是誰。及至他腦子稍微清醒一點,也就立即明白了過來。他臉上絲毫沒有正法了厲影過後的喜怒和哀樂,隻是淡然的板著臉,低垂著頭,繼續走上前幾步。但還是,在之前看了劉備一眼。他正欲開口,卻先看到了劉備臉上複雜、矛盾的神情。是喜,是悲?趙牛在這時,聯係起劉備輕聲說出“追風”這兩個字時的短促而哀婉的神氣,不禁暗道:“原來明公也是舍不得殺厲都尉的。”
他拱手回道:“厲都尉走時並沒說什麼,隻是他在之前交給某一件物件,讓某轉交給明公……”劉備此時才看到,趙牛右手拎著厲影的腦袋,左手心裏卻緊緊攥著一塊吊墜。趙牛將吊墜呈給了劉備。劉備接過手一看,卻是一塊潔白無瑕、古樸純潔的白玉。劉備吃驚的道:“這是他叫你轉交給的麼?”在劉備看來,既是最後的遺物當有紀念價值才是,送玉佩,能說明什麼?
趙牛點頭道:“厲都尉跟我說,他這塊玉佩是在譙縣時所得。當初陳國袁煥為了巴結主公,特派使者送來了郭貢的頭顱。隻是,他說,當時陳國使者來時,他正值著白班。他當時看到陳國使者身上有這件配件,就很是喜歡,便是故意暗示於他,輕巧取得此物。他說,他將此物時時帶在身邊,臨走時也就不帶走了,讓某轉交給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