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郭嘉一說,耳目一新。但還是有憂色:“同時進攻劉備之梁國、陳國兩地,誠然可逼得劉備不能不舍棄駐軍潁川的想法,但張邈與我等雖然是同盟關係,隻怕他也未必同意我等將軍隊駐紮在他的境內吧?”
郭嘉笑道:“這事是難了點。但我聽說攻打扶樂乃是陳國叛將吳老狼的主意,而吳老狼自歸順張邈後甚得張邈信任,乃張邈數一數二的戰將最新章節極品桃花運。隻是這人畢竟是個凡夫,嘻嘻,也逃不過喜女色的毛病。我們隻要先從這人身上下手,還不怕張邈他不肯發兵嗎?”
曹操一聽,眼珠轉了幾轉,捋須看了郭嘉一眼,再是一想,哈哈一笑:“奉孝之計甚好,吾當用之!”郭嘉並沒顯出得色,進而補充兩句:“迎奉天子事不可拖延。曹公可速命曹洪將軍領兵入關中。迎帝於兗州!”
……
劉備接到天子詔書,也已經準備好了大軍出發前誓師的工作,隻沒想到,大軍未出,梁國、陳國兩地接連傳來了急報。曹操出兵梁國之薄縣、張邈出兵陳國之扶樂,幾乎是同時而發。而且呼聲甚高,出兵規模甚大!
劉備接到急報後。一時沒有動。他與曹操雙方剛剛罷兵不久,曹操那邊突然又有了舉動。而且還是在天子勤王詔書發下來這種敏銳的時刻,能讓劉備不懷疑?
為此,彭城內關於是繼續出兵潁川,還是發兵救陳、梁兩地而爭論不休。在這關頭,劉備也不便很快做決斷,畢竟,現在他要的是冷靜,還有繼續征求意見。參鎮東軍事蔣濟尚在潁川,聽到此事,乃上書勸劉備,跟劉備分析形勢。蔣濟說曹操雖發兵薄縣,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近觀根本沒有要打的意思,更何況,曹操這時出兵薄縣,是完全沒有目的的,此或是曹操的計謀,是在拖延劉備進潁川的時間。乃勸劉備,讓劉備速速進兵潁川。
對於曹操突然發大兵攻打薄縣,劉備其實也是在不斷關注的。在幾次戰報對比下來,劉備也看出了曹操不是在真打薄縣,不然曹操發大兵來而數次不戰?再看張邈發兵扶樂,雖然是攻堅甚緊,但劉備並不擔心陳國的安危。畢竟扶樂之爭由來已久,他也不怕田豫對付不了張邈。
為此,劉備在幾番利益對比下來,乃決定先不救薄縣。對劉備這樣的做法,好多人都很是不理解,劉備於是笑道:“梁國有南中郎將劉曄在,我既將梁**事都托付於他,豈可再懷疑他的本事?諸君試看,劉曄必可全勝!”又寫信安撫劉曄,讓劉曄設法抵擋住曹操,言他就不過來了。
排除萬難,劉備決心發兵潁川。
可惜天公不作美,入秋以來雨水不斷,致使道路崎嶇,根本不適合遠路行軍。再加上將軍隊拉到潁川去,供給掀太長,勢必勞民傷財。劉備此刻縱然想發兵,奈何張昭、張紘等重臣都來勸阻,劉備就隻好靜等天晴了。沒想到,這雨一下就是沒完沒了,下了又停,停了又下,一下差點就是一個月!及至眼看天晴可準備發兵了,沒想到,卻傳來張邈被殺,陳留被奪的消息!
曹操按照郭嘉之策,先結交吳老狼,以女色誘之,勸張邈發兵。張邈果然聽從吳老狼的主意,又貪圖扶樂之地,想到扶樂一下可直入陳國,對陳國構成威脅,乃發精兵,讓吳老狼統領。吳老狼在曹操所派夏侯惇的相助下,向扶樂發動進攻。陳國田豫乃親自都督舞風營主將齊任堅守扶樂,與吳老狼數戰以來互有勝敗。吳老狼雖一心取扶樂之地,但夏侯惇並不是和他一個心思,雖出兵卻沒出力。而夏侯惇則在戰爭間隙趁吳老狼不主意,乃連夜將兵圍陳留城。時張邈身邊可戰之兵都已被分走了,無兵可戰。夏侯惇一到城下就是猛攻,很快城破,張邈自殺。等到吳老狼反應過來,夏侯惇又回兵逼圍他,吳老狼倒戈,率兵投降夏侯惇,曹操也就順利占領了陳留城。曹操乃以荀攸為陳留太守,以夏侯惇為鎮守大將駐守此地。
張邈一死,其弟張超本在潁川領兵正跟蔣濟等作戰,聞陳留有失,大哥張邈被殺,乃投降蔣濟。劉備表張超承襲張邈騎都尉之職,用為左右。
陳留易主這是其一,其二,則是曹操先劉備一步迎到天子,已將天子接往濟陰郡,並定都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