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
華歆隻一味的點頭承認,臉上也越來越沒有了大智大慧,有的隻是誠懇的服輸全文閱讀官場預言家。他到這時,還真是覺得劉備的話是真誠,是誠懇的。
他經過昨晚的事,似乎經過了仔細的考慮,現在終究當著劉備的麵,向劉備提道:“我向在江表,不斷勞心著百姓,沒有機會放鬆自己。今日倒好,我既然從豫章出來了,也正好圖個身心輕鬆。我也想明白了,這領兵打仗的事,我老了,是不行了,還得靠像使君你這樣的能人誌士。今日我鬥膽向使君提出一個請求,使君千萬要答應。”
劉備見他這副心灰意懶的樣子,看得出他這說的都是真心話。華歆這一真情流露,倒是讓劉備有點不好意思了,劉備趕緊扯住他的手腕,不讓他下拜,連忙道:“這是哪裏話?華先生你一向健朗,如何說這些喪氣話?當然,華先生有什麼要求,雖然提出來,隻需我劉備能夠辦到,我當全力去辦”
“我欲將城外的爛攤子丟給使君,希望使君你來接手,還望使君不要嫌棄推辭。我也老了,正想回老家去休養,望使君你答應我這請求。”
華歆說這些話時,看起來很像一個孤單的老頭。
劉備原本隻想教訓教訓他,好叫他知道當著眾人麵給他‘先王耀德不觀兵’的難堪和妄自提出‘勤王’的自大,隻沒想到,自己這麼做,倒是惹得他心灰意懶思鄉心切了。
對於歸隱的事,劉備自然不肯放過他,不過對於接手他的這幫部下,劉備內心裏倒是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當然,麵子上,那還是好說歹說答應了下來。兩人討價還價,最後終究達成共識:華歆不走,將所部交給劉備,不過他也無意擔任豫章太守,在劉備的要求下,答應做了劉備的座上賓。
座上賓是客氣話,不過是劉備答應在彭城給華歆找個地方住下來,給錢給糧將他養下來,有事的時候,就去找他‘谘詢’罷了。
華歆卸了官,將城外兩營交給了劉備後,也就動身去了彭城,掛了個軍謀掾的空職,將養了起來。
劉備在丹陽呆了些時日,也處理了一些事務。他在期間召見了張範、侯成、呂岱、徐盛等人。依據這些人在當初牛渚、丹陽兩地抵禦孫策時的表現,劉備自然各有封賞。
張範原來同他弟弟張承一起被劉備請出來做事的,隻是張承不幸在跟隨劉備行軍中,被孫策抓到,英勇赴死了。對於張承的死,劉備除了表示可惜,隻得把厚恩全都賞給了張範。張範本身在保全牛渚寨一事上立了大功,此刻,兩功一加起來,劉備自然不能優待他。
劉備在考慮了許久後,除了厚賞他金錢外,還決定將丹陽也一並交給他治理,並封他為揚武校尉、丹陽太守。
張範百般推辭,隻受了揚武校尉、丹陽太守之職,推辭掉了賞賜的金錢。
對於呂岱和徐盛二人,也做了一些調動。
呂岱由右樓船校尉改封伏波校尉,鎮守牛渚。
徐盛由左樓船校尉改封橫江校尉,隨軍。
而侯成,此人功績有之,敗績有之。昔日擅自帶兵出戰,以致損兵折將,當斬但後來又在搬取救兵一事上立有功勳,倒是不可埋沒最新章節位麵無良奸商。最後討論下來,侯成連降兩級,由陷陣都尉降為牙門將,戴罪立功。
侯成對昔日敗績一事耿耿入懷,不斷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本來以為這下封賞,自己肯定是要被殺頭了。現在不但保住了命,而且還保留了官職,雖然是降級,那也是謝天謝地了。在聽四周分後,還是老實來向劉備謝恩。
劉備對於這個‘福將’,雖然很是瞧不起,但他終究是呂布那邊投奔過來的,也不好對他多加責罵。在安慰了幾句後,又讓人備了金錢送上來,親身送到他手上,跟他說:“將軍昔日在攻打牛渚時身受重創,我不斷沒空過去探望將軍,很是過意不去。來,這是我的私錢,沒有多少,將軍就請收下,算是我對將軍你的一點彌補吧。”
“這……”
侯成聽劉備這麼一說,激動得兩手顫抖,差點流了兩行清淚。
“收下吧……”劉備嗬嗬一笑,將托盤放到了他兩手股掌間,啪了啪他的肩膀,讓他先下去了。
除了對這些人進行封賞嘉獎之外,其餘有功之人,賞賜當然是各有差別。在丹陽呆了這些日,處理了這些事後,劉備先讓徐盛領了水軍,沿江而下,自己則帶了步軍,從陸路行進,準備在廬江與甘寧等會合,然後再部署渡江攻打袁術的方案。
劉備除了在丹陽等地各留軍隊鎮守之外,隨軍的文武倒也不少。文的,有陳宮、諸葛瑾、許子將、簡雍、孫乾之輩,武的,徐盛、陳到、李典、樂進、鄧當、侯成、許褚、趙牛、呂蒙等等,可謂是人才輩出,勢在必得。
當軍隊渡河行進到皖口鄉的時候,正是日落之時,劉備便叫將軍隊停留下來,暫時駐紮了。
劉備吃完飯,入夜之後,便跟陳宮等謀士商談著攻打袁術的一些事宜。會開了一兩個時辰,具體事情也基本定了下來。劉備心想明日還得繼續行軍,也怕累了大家,便隻讓陳宮數人留下,其餘人都讓他們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