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三:華歆觀兵丹陽城
感謝“修羅道道道”兄台的打賞
——
——
丹陽城外,數裏綿延著劉備的三軍。(..)
劉備在接到樂進前部消息,說是樂將軍已經從袁術手上接來華歆的確信後,立即組織了人馬,開城十裏,親自迎接華歆的到來。
當偵騎往來二十遍時,劉備終於見到了華歆。
劉備見到的華歆是個高個子的便服老頭,也並沒特殊的地方。不過華歆看到的劉備,卻是個在赤日炎炎下,帶著文武遠遠恭候在道上的君子輩。但華歆問了樂進,知道最前麵那個扶劍之人就是劉備時,也著實感動不已。華歆趕緊跳下馬來,快步就搶到了劉備麵前。隻是他還沒開口,劉備就先拱手作揖,說道:“先生幸苦了備恭候多時了。”
華歆見劉備如此客氣,倒是有點不適應了。也來不及細看眼前這劉大耳是何模樣,隻是連連拱手,汗顏以對:“鄙人身陷窘境之時,承蒙使君不棄,願意接納鄙人,鄙人已經很是感激不盡了,如何還有勞使君你遠道相迎?實不敢當,死罪死罪”
“哪裏話?”劉備嗬嗬而笑,執其手道,“一切都不必說了,先生一路跋涉,想必已經十分勞累了。請隨備進城,備當為先生接風洗塵。”
劉備說著,又讓人牽來一匹駿馬,手扶著他:“先生,請”
華歆道了聲謝,便即在劉備的扶持下,慢騰騰的翻身上了馬。劉備看他這架勢,想是人上了年紀,就連上馬都這麼困難了。華歆好不容易上了馬,臉上也著實出了好多汗,這才重喘了一口氣,向劉備再次道了聲謝。劉備見到樂進過來交代任務,先是稱讚了一聲,說了聲幸苦了。隻沒見到呂蒙隨他一起回來,自然擔心,便順口問了句:“子明還在後麵?”
樂進便將呂蒙自請在後麵拒敵的事說了,並請求:“既然華豫章已經平安護送到此,我便回去接應子明吧。”
劉備雖然放心得下呂蒙,但也怕會出岔子,所以點頭,讓他去了。
劉備支走了樂進,便即跨上馬鞍,拱手笑道:“讓先生久等了”
兩人並騎,帶著文武又往丹陽城趕去。延道上,一路走來,數裏都是人馬,刀戟蔽日,很是壯觀。華歆看在眼裏,自然不免多疑:“人言劉使君乃仁義之輩,我今日算是信了。隻是,他仁義有餘,卻也並沒聽人說他喜歡擺譜,更不會在人麵前炫耀。可今日,他出城相迎已經很是讓我過意不去了,卻也沒必要出動如此多人馬,難道他這是為了給足我麵子?”
轉眼瞥了劉備一眼,隻見劉備也正看著他,眼睛裏卻是隱藏不住的得意全文閱讀職業超級英雄。
華歆微微一愣,劉備卻已是迎著他的目光,嗬嗬笑道:“先生四海名士,德高望重,想必見識自是匪淺。”華歆被他一句誇獎,自是謙虛一番。劉備哈哈一笑,趕緊道:“先生不必過謙……”指著身邊和遠近的將士,笑道,“依先生看,我軍軍容如何?先生可說實話。”
華歆聽劉備一說,算是明白劉備意思了:“他這是向我炫耀兵力。”
劉備看著他,也實在是希望華歆給句公道話。不然,都基本平定江東了,卻得不到別人的一句稱讚,如此空有三軍,如錦衣夜行又有什麼區別?更何況,要是得到華歆的一句誇獎,也算是給三軍將士們一句激勵,給天下人一個楷模了。
可華歆並沒有想的太多,也沒有理解劉備的苦心。聽了劉備的話後,他的腦子裏隻出現了書中的至理。在他看來,既然做人,那就得做書中古人,也得有古人的脾氣才對。那樣,才能算是有德之輩。
所以在劉備問後,華歆立即表現出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隻見他慷慨說道:“依使君目前勢力來看,天下的確鮮有敵手,可‘先王耀德不觀兵’,使君不該隻蓄兵馬而不重德行。更何況,現在天下正值紛亂,盜賊四起,黎民也正處在水火之中,使君應當為天下宣揚道德,教化人心,做點實事才對,不應該整日去想著自己手上有多少兵力。”
無趣的回答,劉備自然是假裝賠罪,笑笑了事,心裏卻在罵:“腐儒”
將華歆接進了城,又得出於不甘,好酒好肉,好生的款待他。等過了兩三天後,沒想到,華歆的舊部居然漸漸聚集,一下子多出了上千的人馬。華歆為了不讓劉備多心,自然請求將人馬都屯紮在了丹陽城外。丹陽城外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劉備雖然沒必要想得太多,但卻也不得不由衷佩服華歆的本事。想他人都離開豫章了,卻還能讓這些人都甘之如飴,如同跗骨之俎的跟著他,可見他的影響力了。
劉備沒想到這些,更沒想到的是,華歆在力量漸漸壯大了起來後,語氣變得強硬,想法也變得更加可笑了。
華歆突然找到劉備,跟劉備說:“今奸佞迫主,天下正思有一支勤王之師,帶頭出來撥主於蒙塵。使君你手上既有一支雄壯兵馬,何不與我一起殺上京師,驅逐奸佞,奉陛下於舊都呢?若能如此,總比在此隻耀兵而不耀德,讓天下人隻知道使君你有強兵,而不能顯使君你之忠心要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