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一:呂蒙設疑陣(1 / 3)

第三百五一:呂蒙設疑陣

劉備在擊敗祖郎,斬殺陳武後,江東的吳郡、丹陽等數地基本平定,孫策的勢力也算是徹底被清剿幹淨了。劉備在拿到了陳武的頭顱後,悲傷感歎之餘,算是鬆了一口氣了。

隻因為了太史慈的一封信,開始了江東之行全文閱讀豪門暗欲:冷梟的掌上明珠。

現在,華歆的一封書,又讓他有了插足豫章的理由,繼續著江東之行。

鯨吞豫章,抓拿袁術,全掌揚州,勢在必得

等拿下了豫章,此次的江東之行才算是真正的結束。

劉備捏著手裏的這封書劄,心裏激蕩不已。

就在數天前,他接到了甘寧的捷報。甘寧在捷報中說,他已經率兵平定了廬江全郡,斬殺了袁術部將張勳、雷薄、陳蘭等,並收降成荷,控製了大局,希望劉備速派官員來治理廬江郡。當然,他在報捷中還稱讚了成荷,說她自歸降後一力幫助自己攻打廬江等地,數建戰功,希望劉備能夠同意將她也留在軍中,並且盛稱皖縣地理和人口上的優勢,希望劉備準許將廬江郡治從舒縣遷移到皖縣,設立新的郡治。

先時,袁術糾合豫州刺史郭貢,趁劉備不備時,在正月裏向劉備前方的兩座重城發動了奇襲。郭貢在蕭縣牽製了劉備,袁術則親自帶了數萬大軍圍攻甘寧所在的鍾離城。甘寧時在袁術的千軍萬馬之下,開城與袁術大戰,並與袁術數員大將單挑取勝。其中,甘寧就與一個叫成荷的將軍臨陣對戰,並且打得很是激烈。劉備那時還不知道成荷的本名,也沒聽說這員厲害的“將軍”的真實身份。現在聽甘寧在信中對她多美溢之言,也看出了其中貓膩。

劉備於是詢問送信之人,這成荷如何相貌?送信之人自然明白劉備的意思,便將成荷的女兒之身告訴了劉備。劉備聽後,想了想,嗬嗬而笑。知道甘寧有意於她,也就有了撮合之意了。當然,甘寧在信中請求劉備將她留在軍中,那自然是甘寧的客氣話,劉備無不恩準。

還有,前麵的“派遣官員”一說,那就顯得更加“客氣”了。

甘寧當初在請求追擊袁術時,劉備就曾當麵許他為廬江太守。現在廬江既然下了,這太守一職,自然非他莫屬了。當然,劉備也知道,甘寧之所以在信中還這麼一說,自然是希望劉備“上表”後,給他個正式任命,這樣才算是走完了程序。雖然麻煩,但卻是十分的必要。

至於遷治一說,劉備當然也沒有意見。

本來,舒縣向為廬江郡治,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本沒有遷移的必要。但那是袁術到豫章以前的事,自袁術到豫章以後,那就不同了。皖縣與豫章接壤,不但地理位置重要,是臨敵前陣,而且皖縣的人口也是不少的。如果能移治到這裏,不說能帶動皖縣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防止、鎮壓了袁術勢力的反撲。

其實,還有一點,劉備並不知道。皖縣不但風土人情樸素,而且遠山青蔥,近水碧綠,是個如詩如畫的好去處。當然,最重要的是……天柱山,就在附近。甘寧和成荷再次相遇是在天柱山,這裏就成了他們之間美好的回憶。成荷愛上了天柱山的險峻清幽之美,甘寧則是喜歡上了這裏的寧靜。於是,他們為了常到天柱山去玩,少走點路,所以在占領廬江,考察了數地後,甘寧才做出了決定,上書劉備,讓劉備恩準將原廬江郡治從舒縣遷往皖縣來。

劉備在給甘寧的回書中,不但恩許成荷留在軍中,而且賞賜金錢,大加讚賞。並在同意了他“遷治”意見的同時,又表封他為廬江太守,改平寇中郎將為鎮江中郎將,增秩,賞錢。

在幾天前接到甘寧的書信時,得知甘寧訪知袁術一戰敗後已經逃到了豫章去了,他得到這消息後,就知道,豫章就要出事了。果不然,豫章真的出事了。

其實,豫章會出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最新章節異世無冕邪皇。要是不出事,那才是見鬼。

要知道,在袁術來豫章之前,豫章的形勢本身就已經很是複雜了。

在這裏,一個小小的豫章郡,除了有一個朝廷所任命的正式太守朱皓外,還有太傅馬日磾所表的豫章太守華歆,外加袁術所置的豫章太守諸葛玄。

朱皓,華歆,諸葛玄。也就是說,一個豫章郡,同時出現了三個太守。當然,在這個亂世,這種情況也並不稀奇。在馬日磾上表華歆為豫章太守時,朝廷動亂,多年沒聽到朱皓的消息,還以為是人死了,所以臨時再上表一個頂替他,也很是正常的。至於這個諸葛玄,當然是袁術為了擴大領地,讓他來當這個太守的,算是非官方認證。

原太守沒死,新太守又上任,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尷尬的事了,再加上諸葛玄的出現,豫章不鬧起來,那才是怪事。原太守自然不想走,新太守雖然不差這口飯吃,但麵子問題最重要,剛來總不能馬上拍拍屁股就走了吧?而像諸葛玄這樣為袁術所置的私人太守,則完全是替老板打工的,老板讓來,自然就不能走了。於是,這三個太守為了爭奪地盤,也是為了自衛,各自發展武裝,進行了殊死角逐,拚得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