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東萊太史慈(2 / 2)

那人見他說得恭敬禮貌,便是心裏怎麼不愉快,也不好作,當即還以禮:“鄙人東萊太史慈……”

太史慈?

劉備心裏狂跳,對了,我應該早就猜到,電視上不是有‘劉皇叔北海救孔融’一段麼,當時冒矢來見劉備的不就是太史慈麼?

“......我與孔融親非骨rou……管亥暴1uan,北海被困,危在旦夕……聞君仁義......”

劉備一心想著怎麼和他結jiao,全沒聽他說什麼,等他說完,便拉著他的手:“久聞太史將軍大名,幸甚幸甚!”

太史慈二十一歲時,在郡裏做奏曹史,當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不能分辨,而結案的判決多以先讓有司知其事者有利。其時本州的奏章已先去有司處,郡守恐怕落後不利,於是選太史慈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達洛陽。太史慈先到公車mén前等候,使計將州裏呈上的奏章毀了。這件事當時轟動州裏,之後他便逃往遼東,一直沒幹什麼大事,也是最近才歸來。

太史慈聽他的‘久聞大名’,想了想,恐怕也就是這事了。畢竟這事不是光彩,在外逃難這麼多年,這時被他說來,不知是諷刺還是羨佩,反正太史慈覺得老大不是滋味,便嗯了一聲,沒有馬上答話。

關羽一直站在旁,見太史慈愛理不理,便有點惱怒了,捋須上前:“太史將軍的大名關某也久聞……”

太史慈毀章之事劉備當然不知道,但見關羽說話神sè不對,怕他兩犯衝,見酒菜也已送上,便趕緊牽著他兩的手入席坐下:“太史將軍遠路疲頓,待用過了些許酒菜休息片刻,我再領兵隨將軍前去解救孔北海便是。”

太史慈聽他已答應下來,心裏如落下一顆大石。想要不是孔融昔日待我母親甚好,我這次歸來得到母親囑咐萬萬要救得孔融一救,便單騎入北海,隻因勢單力薄,孔融讓我來搬這近處救兵,想今天要是沒成功那自是讓他人恥笑,便是無法報答孔北海的恩情,更無法去見母親了。

太史慈一路快馬奔bo而來,滴水未沾,早就餓得筋疲力盡,知道唯有吃飽了才有力氣重新殺回北海解救孔融,便也不推讓了。

劉備在席上陪著太史慈,他想關羽這人一向自視甚高,不想被他攪黃了今日傾心結jiao太史慈的機會,吃到一半便將他支去田楷那裏。劉備讓他先向田楷稟報兵之事,再是到校場先行點齊三千jīng銳士兵在那待命。

劉備本想張飛二人這時該歸來了,可直到太史慈用完膳都不曾見到影子,便是等得心上一片七上八下,坐臥不安了。想張飛不會是追上了吳求,把他一矛刺了,怕我責罵,所以遲遲不敢回來吧?

太史慈見他心神不寧,還道是又後悔了,便是呼呼笑道:“人言劉玄德仁義之輩,孔北海誇道非劉平原不能救吾之危,今日見來恐怕言過其實吧?”

劉備想張飛一時也回不來了,要是我遲遲不兵倒是自己失信於人了,便修書一封,讓張飛回來便即趕赴北海相會。劉備即領三千士兵,帶同關羽,跟隨太史慈馳援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