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周日,李澤元慵懶地躺在沙發裏,心不在焉地刷著抖音短視頻,偶爾瞥一眼電視裏CCTV-13央視新聞頻道。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電視不再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卻成為了一種孤獨必備的單品,至少對李澤元是這樣。李澤元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是喜歡打著電視,也不是為了看什麼,滔滔不絕的視頻總是一種恰如其分的聒噪,中和了家中單調冷清的氛圍感。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這些河流養育了億萬的生命。冰川雪山屹立在地球第三極,湖沼濕地裏魚躍鳥飛,草原草甸上百獸率舞。三江源是全球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區域之一。棲息在這裏的生靈既堅韌又脆弱,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係統服務功能、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保護價值。三江源地區已經協同開展生態保護和牧區發展工作。三江源國家公園開設了數萬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並啟動生態修複和環境整治項目。一方天地、眾生守護。”
電視上播出了一段公益廣告,李澤元的視線從手機上移開,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絕美畫麵映入眼簾。
巍峨的昆侖山脈上,終年積雪覆蓋,雪山之下,湖泊星羅棋布,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溪流彙聚成河,從這片古老而蒼莽之地奔湧而出流向東方。
“三江源。。。”李澤元心裏默念了一遍。
三江源似乎是一個很少被提及的,聽起來很遙遠和陌生的地方。
李澤元隱隱約約回憶起來,上一次聽到三江源這個詞還是在中學的地理課本中,講到河流的那一章節,提過美麗而神秘的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
但是當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如此具象化以視頻生動而形象的展示在世人麵前的時候,那種攝魂而入的震撼無以言表。
如果說其他自然景區都是秀麗的碧玉,這裏更像是質樸的璞玉,不加修飾,卻擁有返璞歸真的至真至美。這裏未經雕琢,自然把最本真的麵貌示人,是原始,也是永恒。
也許是前世的宿命感,那一眼,李澤元便再也忘不掉三江源。
李澤元說不清楚,究竟是什麼讓他心馳神往。但是,他在夢裏魂牽夢繞的地方似乎就在這裏,在青藏高原上的三江之源。
李澤元的內心,隨著三江源之上的大江大河一起翻湧著。那一晚,李澤元的夢裏都是三江源。似乎李澤元的內心始終有一個三江源在召喚他,那種使命感讓他不再等待。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去三江源。
夢醒時分,他打開國航APP,明日飛西寧的機票所剩無幾,他買了晚上的一趟航班CA1261,18:15PM-20:45PM,北京至西寧,飛行時長2小時30分。
翌日清晨,當清晨的陽光灑進窗前的時候,李澤元已經早早起身,收拾起了行李箱。
這次旅行沒有什麼既定路線,也沒有什麼出行計劃,就是單純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李澤元不知道他會去到哪裏,也沒有一個時間安排,他隻知道,他要去離三江源近一點的地方,他要去三江源。
航班落地,機場的廣告上,有蔚藍無邊的青海湖,有連綿起伏的祁連山,也有他心馳神往的三江源。
九月,青藏高原上,海拔2261米的西寧,一場秋雨過後,天氣寒涼。
李澤元出了機場,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氣,這裏的空氣是甘甜的,似乎有淡淡的青稞混合花草的香氣。
北京的空氣裏是混沌的,偶爾一陣北風吹過,才會有一種久違的清新感。城市裏忙碌的人們不會有時間去品味空氣,呼和吸隻是維持生命的習慣動作。
但在青藏高原上,因為氧氣稀薄,呼吸成為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原來不曾在意的呼吸都變得很重要。
李澤元下飛機後便感到空氣似乎變得有些 “吝嗇” 起來。他的呼吸較在平原時略微急促了些,像是有一雙無形的手,輕輕地捏住了他的鼻腔和喉嚨,每一次吸氣都要更用力一點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腦袋也隱隱發沉,仿佛被一層薄紗輕輕裹住。耳朵裏不時傳來輕微的嗡嗡聲,像是遠方傳來的低沉蜂鳴,並不惱人卻也揮之不去。
李澤元沒有想到自己的高原反應竟然這麼嚴重,很多年前去拉薩身體都沒什麼反應,這次西寧2261米的海拔卻讓身體吃不消了。
李澤元在心裏驚歎於身體素質變差的事實,不禁感歎果然是之前牛馬做久了,慢性疲勞和壓力加速了自身的折舊損耗,到西寧竟然都有點缺氧了。
李澤元從機場出來叫了一個滴滴,去了出發前預定的市中心的富力文華酒店。李澤元在車上睡了一覺,20多分鍾,車在酒店門口停下。李澤元把行李箱放在酒店大堂,辦理入住。
“先生,看您預定了三晚的房間,如果後續您續房的話,您隨時跟我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