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康雖然年歲大了,可還是比較依賴錦芸。拉著錦芸的手撒了撒嬌,這才開始用食。等吃完了,錦康就說道:“姐姐,我之前和邢先生出去,倒是順路去了趟鋪子。”
“哦,去的哪個鋪子?還是四個鋪子你都去了?”
“不是。我去的是賣土產品的鋪子,正好看到有人在鋪子門口鬧事,不過被我趕走了。”錦康說完,就看著錦芸,一臉請功的模樣。
錦芸看著好笑,問道:“是什麼人鬧事?為何鬧事?有沒有人傷著?”
錦康笑嘻嘻的,看似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姐姐不用擔心,弟弟都處理好了。咱們那個鋪子看著不起眼,但是時間長了,有心人自然就看出咱們那鋪子還是挺賺錢的。這不就在隔壁新開了兩家鋪子,賣的東西都和咱們鋪子上的一樣。隻是他們沒有大戶人家的關係,生意自然是比不上的。人一眼紅,就愛發瘋,這才糾集了一夥人來鬧事。鬧事的人也不敢鬧大了,畢竟咱們可是老字號的,關係多。無非就是動動嘴皮子,被弟弟那麼一嗬斥,一個個都散了。”錦康說到這裏,顯得十分自得。
錦芸笑著在他鼻子上刮了一下,“瞧你這得意樣。不過也虧得你去得及時,不然還不知會鬧到什麼程度。”
錦康滿臉帶笑,“姐姐,其實有心人若是真的去查的話,自然就知道那是咱們侍郎府的鋪子。竟然敢和侍郎府作對,我看那些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錦芸卻不這麼想,當即一臉嚴肅的說道:“弟弟,你可不能這麼想。最近朝中不穩,皇上已經發作了好幾個人。若是此時有禦史參老爺一本,說咱們府中的人仗勢欺人,仗著侍郎大人的威風在外橫行霸道,你說老爺到時候該如何自處?你當老爺是銅牆鐵壁嗎?聽說去年新上任的巡城禦史可不是個善茬,軟硬不吃,京城裏很多人家都被他參了一本。弟弟,你最近出去可要當心。凡事多留個心眼,可別被有心人給利用了。若是牽連到老爺身上,到時候看你怎麼辦。”
錦康一聽錦芸這般說,這心思也多轉了幾個彎。難怪最近邢先生帶著自己出去,都是往那些市井之地走動。想來也是要自己好生見識一番,得一點啟發才是。錦康想明白這點,便自信的笑道:“姐姐說的是,是弟弟想岔了。以後弟弟出門,定當小心謹慎,不會讓有心人利用了去。”
“那就好。”錦芸多半也放下心來。
錦康又說道:“姐姐,要不要弟弟去莊子上看看。姐姐都一年多沒去莊子上了吧?”
錦芸聽到這話,心裏歎息一聲。如今鄭氏得了十六哥兒,這在府中的威風或者說說話的分量也跟著大大不同了。錦芸也不便當麵頂撞了鄭氏,這對自己可沒半點好處。要知道如今自己年歲大了,若是傳出什麼不好的名聲,影響了自己的將來,那可就不美了。雖然明麵上要和鄭氏和平相處,但是暗地裏給她製造一點麻煩也是好的。隻是別過分了就行。
錦芸對錦康點點頭,說道:“那你便抽空去看看吧。這兩年高大叔培育的花木賣的極好,你去看看情形。適當的給高大叔漲點工錢,另外咱們那莊子之所以能做的紅火,這高大叔也是功不可沒。我想著要不讓田莊頭另外多算點錢給高大叔。總歸咱們不能虧待了他。”
錦康便答應道:“姐姐放心吧,弟弟知道該怎麼辦。這些可都是姐姐將來的嫁妝,弟弟定會處置妥當的。”錦康說完,就趕緊跳開,以避免錦芸收拾他。
錦芸好笑的看著錦康,“就你會說。這事還早著了。”錦芸說完,這心裏還是有點不舒服的。想到自己最多也就一年半載時間的輕鬆日子可過,就覺得這時間過得太快,似乎是眨眼之間,人就長大了。
“姐姐不高興了嗎?”錦康走到錦芸身邊,“姐姐放心,老爺定會給姐姐找一個如意郎君的。”
錦芸隨意的笑了笑,“我們不說這些。走,跟我一起到老太太那裏請安。聽說四伯父來了家書,不知道說些什麼,我們去聽聽。”
“還能說什麼,無非就是讓老爺幫忙跑官。這官要真是那麼好當的就好了。四伯父不過是舉人,如今就是進士想要做官,都要上下走動,這舉人要做一方父母官,怎麼可能。”錦康顯得有點不屑。,
錦芸笑著戳了他一下,“就你知道的多。這些話心裏麵知道就行了,沒必要說出來。”
“我也隻是在姐姐你這裏才會說這話,在其他人麵前,弟弟自然不會說。”
錦芸給錦康理了理衣服,說道:“走吧,去老太太那裏。另外下個月四姐姐就要出嫁了,你作為弟弟也該準備一份禮物才是。”
“四姐姐喜歡什麼,姐姐告訴我,我去買來給四姐姐。”錦康笑著說道。
錦芸搖頭笑道:“送禮物就該誠心誠意,這事你得自個想。你看看你手上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或是你自個親手做一樣東西給四姐姐也是好的。”
錦康想了想,沒什麼頭緒,便說道:“這事我回去慢慢想。不過姐姐放心,我自是不會耽誤這事的。”
兩姐弟說說笑笑的出了芙蓉院,一起來到寧壽堂,給老太太請安。
錦嫻和錦淑都已經過來了,錦嫻見到錦康,說道:“康哥兒,姐姐聽說你今日出府了。可有給姐姐帶點什麼東西回來?”
錦康一臉笑嘻嘻的樣子,很隨意的說道:“九姐姐,你要是不叫我康哥兒,我下次出門就給你帶好玩的玩意回來。”
“九弟,這可是你說的。可別反悔哦。”錦嫻也笑了起來。
錦康點頭,“九姐姐放心吧,弟弟忘不了的。十姐姐,弟弟也會給你帶東西回來的。”
錦淑淡笑道:“多謝九弟。”
“我們都進去吧,太太都已經過來了。”錦芸拉著錦嫻和錦淑一起進了屋裏。
鄭氏自然也在,鄭氏自從生了十六哥兒後,這說話都大聲了許多。錦芸幾人進去的時候,就聽見鄭氏在說:“老太太,不是做媳婦的亂說,這四哥也不早點來封信。這都出發了,才來信。四哥這事做的可不夠地道。”
錦芸幾人彼此看了眼,心想莫非是四伯父做了什麼事,不然鄭氏怎麼會如此說。四人進去後,鄭氏也就暫時打住了話題。錦芸幾人給老太太和太太請過安後,就端坐下來。老太太沒說話,太太也沒吭聲。錦康有心將話題提起來,錦芸則暗中拉住他,以免錦康在鄭氏麵前表現過多,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錦芸自個提起了話題,笑著問道:“老太太,之前孫女聽說四伯父和伯母都來了信,不知六姐姐可否有給孫女來信?”
蘇老太太露出一個笑容,“你四伯父和四伯母來了封信,不過你六姐姐就沒信過來。”
錦芸聽過後,也沒多說。話題扯到這上麵了,以錦芸對鄭氏的了解,鄭氏自會說起這事的。
果然鄭氏沉默了沒多久,就對老太太說道:“老太太,這事四哥做的的確不地道。事先招呼也不打一聲,就帶全家上京,這可怎麼行?”
蘇老太太很不高興的看著鄭氏,“什麼叫做不地道。有這麼說哥哥嫂嫂的嗎?這麼多年沒見老四,老四是個有孝心的,帶著家人來看望我這個老婆子,有何不可。再說了,你四哥上京也是有正事的。錦芙那丫頭也大了,還沒說親。嶽州那裏又沒有合適的人家,到京城來,有老五照顧著,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也是好事。再說了,錦厚那小子是個調皮搗蛋的,若是到了京城有曹先生教導,將來也定是有出息的。”蘇老太太一番疾言厲色,當真讓鄭氏變了臉色。
鄭氏心中實在是不爽快,來就來吧,這麼大個宅子,多住一家人也不是難事。但是為何事先沒打個招呼,等到出門子了這才讓人捎信過來。這哪是做哥哥嫂嫂該做的事情。實在是讓鄭氏覺得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