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麵授機宜(3 / 3)

鄭氏咬著牙,一臉不甘願的樣子。怎麼能就這麼便宜了薛姨娘,她實在是不甘心。

鄭家老太太順著鄭氏的頭發說道:“也怪我,那會你還做姑娘的時候,想著你年歲小,也沒嚴格的要求你學著管家,學點母親的本事去。這會倒是苦了你了。我可憐的女兒啊!”鄭家老太太說著也流起了眼淚。無論鄭家老太太說的多麼的在理,也隻有她清楚的知道作為一個正房太太的辛酸和無奈。女兒還這麼小,就要承受這麼多,這讓做母親的怎麼不心疼啊!

“母親,女兒無能,讓母親為女兒擔心了。”鄭氏心裏無比心酸和苦悶。進了這侍郎府,做了侍郎大人的夫人,她這才知道這裏麵有多少委屈,多少無奈,多少身不由己。

“乖女兒,是做母親的委屈了你。要是當初咱們沒答應這婚事就好了。”

“母親糊塗了,女兒如今已經進了沈家的門,說這些有什麼意思。”鄭氏擦幹眼淚,“母親放心,女兒會聽母親的。明兒起,女兒就起身開始管家,不會讓人鑽了空子去。至於那薛姨娘,女兒也不管了,就像母親說的那般,等她失寵了,女兒自有辦法收拾她。”

“乖女兒,雖說讓你別去在意那些姨娘們,但是必要的時候也要敲打一番,免得那些姨娘個個都忘了身份規矩。”鄭家老太太說完,幫著鄭氏擦幹眼淚,又說道:“姨娘們有了身孕,這事你也別急。別管她生的是姑娘還是哥兒,那都是庶出的。對庶出的兒女,麵子上過得去就行了。也別花心思去培養了,總之你隻要慣著那些庶出的哥兒就行了。等大一點,你找些手腳不幹淨的,或是性子不好的小廝去伺候那些哥兒,無需你特意做什麼。等那些庶出的哥兒進學後,你也別拘著他們,隨便他調皮也好,不學無術也好,總歸是不上進就好。等這些哥兒長大了,自然是個不成器的。姑爺看了,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些哥兒。至於庶出的姑娘,就按照規矩來就是了。姑娘們畢竟是要出門子的,你也別放在心上。等她們大了,也不過是一副嫁妝的事情。”鄭家老太太放低了聲音在鄭氏耳邊傳授著自己的心得,就是一邊伺候的許嬤嬤也隻是聽了個大概。

鄭氏聽了後,想想甚是有道理,“多謝母親,女兒知道該怎麼做了。隻是康哥兒那裏,他可是先前太太嫡出的,就是女兒將來有了兒子,那康哥兒嫡長子的位置也是動搖不了的。”

鄭家老太太沉吟片刻說道:“這事你也急。康哥兒如今是由府上七丫頭帶著的吧。”

鄭氏點點頭,“正是如此。聽聞是先前太太臨終時的遺言。女兒還聽說之前老太太有意接康哥兒到自己身邊教養,不過被芸丫頭給駁了。就是老爺也是不讚同老太太教養康哥兒。”

鄭家老太太想了想,說:“這位七姑娘我倒也是聽聞過一二,聽說是個能幹的,小小年紀就能管家理事。康哥兒那裏你別動,你不僅不能動,還要好生的照看著。”

“母親,這是為何?康哥兒的事情女兒根本就插不上手。在內院,都是芸丫頭照看著。到了外麵,除了小廝,都是老爺安排的人手看著。”

鄭家老太太歎氣,“你還不明白嗎?這康哥兒可是姑爺的命根子。誰要是動了姑爺的命根子,你想想會有什麼後果。等你將來有了哥兒,那時候要是有姨娘得了失心瘋,對康哥兒動手,別人第一個懷疑的定是你,而不是姨娘。你明白嗎?到時候你該如何?”

鄭氏一驚,想了想,明白過來。康哥兒對誰的威脅最大,自然是自己生的兒子。別管自己如今有沒有兒子,總之隻要是有了兒子,這嫡子之間的戰爭就避免不了的。隻要康哥兒出事,鄭氏就是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依著老爺的性子,要是認定了是自己幹的,別管自己有沒有兒子,定是沒有好下場的。如今鄭氏對五老爺總算是有點了解了。鄭氏咬著牙,說道:“母親,女兒明白了。女兒定會好生看著那些女人的,不會讓她們有機會得逞。”

“你能明白這點就好。”鄭家老太太心裏還是忍不住歎氣啊!做繼室的總是有許多為難和不得已的地方。有什麼苦也隻能自己一個人忍著。鄭家老太太抱著鄭氏,“你也別太苦了自己。隻要規矩上沒錯,偶爾嚴厲一點也沒關係。”

鄭氏低著頭,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譜。說道:“母親,如今要緊的是女兒得趕緊有個孩子。幾位姨娘先後都有了,唯獨女兒沒有。母親,女兒想是不是女兒旺子旺孫的福氣被人偷了去。沒道理女兒一進沈家的門,多年來沒動靜的姨娘都有了,偏偏女兒毫無動靜。”

鄭家老太太也是皺眉,這女人沒有身孕,可是不光是福氣的問題。鄭家老太太小心的問道:“你平日裏的飲食是誰在伺候,可是妥當的?”

許嬤嬤趕緊說道:“老太太,是春草那丫頭伺候著的。這方麵老奴能擔保,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鄭家老太太點點頭,春草那丫頭是鄭家的家生子,忠心自是沒問題的。那飲食沒問題,鄭家老太太看著鄭氏的腹部,“女兒,這幾個月,你的小日子可是準的?”

鄭氏搖搖頭,“頭兩個月還準的,這幾個月,女兒操心的事情多,偶爾有推遲的時候。”

鄭家老太太皺眉,“女兒,這女人想要懷上孩子,首先這身子骨可要調養好了。請個擅長婦科的大夫回來,好生給你調養一番。另外你也不能過於操勞了。像是一些小事情,就讓許嬤嬤還有丫頭們去做。你如今要緊的是調養好身子,早日懷上。”

鄭氏猶豫著,最後想到關鍵的還是要懷上孩子,至於管家的事情,略微鬆一鬆也是可以的。便答應道:“母親說的是,女兒會留心的。”

“光是這樣也不行。不若你挑個日子,咱們娘倆一起到寺裏拜拜。聽聞白蓮寺的送子觀音甚是靈驗,許多去拜過的人,最後都得了哥兒。”

鄭氏一聽,頓時心喜,“母親說的是,最近女兒心神不寧的,是該去廟裏拜拜菩薩。”

鄭家老太太便讓許嬤嬤去挑個吉日。黃曆上說三日後是吉日,兩母女便約定了三日後去廟裏上香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