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一段時間很忙,所以我讓朋友代筆,結果兩個人寫出來的風格和情節差異巨大,我現在跟朋友寫的情節和風格對不上了,情節和主題更是偏了老遠,我沒法再繼續寫下去,所以上傳本書原本的大綱,然後本書太J。
簡介:
我的爺爺死在海上,我的父親死在海上,而我,依然會死於茫茫大海。
這是激情與夢想交織的時代,這是財富與榮耀彙集的地方。
當你駕駛者一條小小的帆船駛向無邊海洋,當你戰勝了種種艱險抵達大海的彼岸,當你在地圖上點亮一塊塊區域,當你親手建立起一個個繁華的城鎮……
鼓起你的勇氣,戰勝你的的恐懼,這是屬於勇士的舞台,這是屬於開拓者的篇章,懦夫雖生猶死,而勇士雖死猶生。
唯有堅持,唯有奮鬥,人類終將戰勝大自然。
大航海家,勇氣與夢想與你同在。
劇情:
現代帆船競技運動員文青訓練時遭遇風暴,莫名穿越到了南宋孝宗時期的台灣,這裏是台灣北部平原。
文青找到一個平埔人部落,其實是建立在平原上的一個村落,這個村落的平埔人因為跟漢人有所交往,對漢語並不陌生,因此交往不成問題,村落的人非常好客,接納了文青。
經過摸索,文青發現自己擁有一個交易係統,可以用黃金從係統裏購買船塢工廠等等,因為他現在處於新手期,因此可以買到一艘小船和一些武器。
數日後,村落的人要去西邊的漢人城鎮交易,文青自然跟著去。
在交易的時候,文青發現商人收購村人的毛皮、鹽巴的價格很低,但賣出的布匹、陶瓷和鐵器的價格卻很高,文青看不過去,就幫著村人講價,此舉卻遭致商人憎恨。
部落的人交易之後就離開了漢人城鎮,但文青卻留了下來,卻被先前的商人報複,商人召集了一批打手前來找他算賬,文青且戰且逃,逃出城鎮沒多遠卻碰到了返回的部落之人,原來平埔姑娘阿雅怕文青被商人報複——這種情況他們經常碰到——所以找了她的哥哥和幾個壯丁回來幫他,此舉正好救了文青。
沒辦法,文青隻得隨著部落的人一起回去。
回到部落之後,文青對阿雅非常感激,而部落的人則紛紛勸慰文青,讓他安心在部落裏住下來,文青也沒辦法,隻能暫時住下來。
文青跟著阿雅的哥哥一起出海打漁,見部落的人效率低下,遂弄出了拖網捕魚法,捕魚效率激增數倍,沒多久部落的魚就堆積成山。
魚太多吃不完,文青隻能帶人去漢人城鎮賣掉,商人死命壓價,文青不肯,賣掉一小部分之後就用剩下的魚肉招募了一些漢人貧民。
回到村落,文青從係統裏購買了一艘小船和一些武器,一邊訓練船員,一邊組織部落的人打獵,並且開始曬鹽。
囤積了一些鹽巴和皮毛之後,船員也初步訓練完畢,文青揚帆出海。
從係統裏買到六分儀,文青從台北直航泉州。
在泉州,文青賣掉掉了魚幹、鹽巴和皮毛,並招募了一些貧民。
回到村落,文青開墾農田,並建造紡織廠、釀酒廠和磚廠,雇傭村落的人做工,並且在村落裏修建水井、道路、學堂和醫館。
第二批魚幹、鹽巴、皮毛很快準備好,這次還多了麻布和白酒,文青帶人第二次去了泉州。
第二次的交易更為順利,貨物很快處理妥當,文青再次招募了一批貧民,並且收購了大宗的糧食和麻。
紡織工廠和釀酒廠進一步擴大,農田、麻田也開始建立,村寨的人手不夠用了,文青開始聯絡周圍的平埔村落以雇傭更多的工人和農夫。
第三次交易之後,文青再次帶回一批移民,係統終於升級,開放了更多的工廠和船隻。
陶廠、煉鐵廠、鍛造廠、漆器廠逐步開放,紡織廠增加了棉布,釀酒廠也增加了果酒。
文青將村落擴建成城鎮,修建更高更厚的圍牆,興建更多的學堂和醫院,並修建祖祠以供人們祭祀祖先,絲竹樂館開始出現。
經過多次交易和移民,城鎮的人口很快超過一萬人,工廠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文青修建更多的船塢建造更多的商船,並且開始建造戰艦給商船護航。
係統開始要求給居民提供裝飾品,文青派人去東部花蓮地區建立貿易點,開始從當地收購皮毛、珊瑚和玳瑁。
隨後文青在琉球建立了第二座城鎮,專門生產魚肉、蔗糖、鹽巴和珊瑚。
糖和油成為新的產品。
白糖在中原很受歡迎,產量和銷量與日俱增,不過很快引起了別人的眼紅。
商船隊在台灣附近海麵被海盜盯上,文青不得不組建專門的戰艦隊去剿滅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