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退思園文會 下(2 / 3)

蔡銘奪過酒盅後,不再看許攸陰沉難看的臉色,大聲吟唱道:“

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好!”

這次拍案而歎的士人更多了,一個個不由得輕輕敲打著幾案低聲吟唱起來,而且隨著吟唱的人越來越多,都自覺或不自覺的調整自己的節奏使得大家的吟唱漸漸的趨於一致。

如此再三,大家才意猶未盡的吩咐侍女趕快上酒,侍女們紛紛忙碌起來,大堂之上再次上演了酒不能繼的情形。

許攸大驚,如此都能七步賦詩,這還是人嗎?雖然心裏驚詫,但卻猶自不甘,對著已經喝完熱酒的蔡銘訕訕笑道:“易之果然早有準備,像這樣有關師道教化方麵的題目確實不該拿出來,使得易之不能一展所長,即興展現真正的文才。我這裏還有一題,定不會讓易之失望。”

蔡銘聽到許攸如此無賴的話,深感無語,這人這真夠厚臉皮的,心中不悅,將已經喝空的酒盅伸到許攸麵前。

“你!”

許攸心中大怒,就要喝斥蔡銘。不過想到自己的題目還沒出,目的還沒有達到,不由得強忍著心中的怒意,深感屈辱的接過蔡銘舉到身前的酒盅,聲音有些陰森道:“大家都知道,秦之滅亡,其原因有多種,曆來討論此問題的名家大儒不知凡幾,我們大漢來承先秦而來,不可不察,所以我今天老調重彈,即以秦之一標誌性建築,阿房宮為題作賦,要求通過阿房宮賦來說明秦國滅亡的原因。當然賦不同於詩,我現在就為易之舀上一盅熱酒酒,這盅酒可是滾燙的,隻要易之在酒冷卻之前作出此賦即可。”

這次許攸連象征性的詢問一下蔡銘的意見都沒有,他實在怕蔡銘到時候厚著臉皮不答應。對於這個題目許攸可是信心備至,此賦若隻是為阿房宮這一建築作賦,或許不難,難就難在必須通過阿房宮來說明秦國滅亡的原因。這就不但需要經義詩賦方麵的文采,還必須深通曆史,知韜略,非對那段曆史進行過研究,且深通軍事政治各方麵的韜略者不能很好的說明。他許攸就不相信一個整天沉迷於經義和詩詞歌賦的書生還能夠通韜略知時局,並且有時間研究那段曆史。

“嗯!”

蔡銘再次將手伸到許攸麵前,示意許攸將酒給自己遞上。

許攸,大怒,就要將酒杯砸像蔡銘。不過蔡銘已經趁勢接過,同時淡淡的教訓道:“小心點,可別潑了!這一盅酒可是要一鬥穀子才能釀出。”教訓完還嫌不夠的感歎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你們啊就是不知道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說完,接過酒盅,淺淺的飲了一口,吟唱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唱完又轉身猶如長者教小孩一般對許攸道:“可記住了?”

許攸幾欲抓狂,呀咬得咯咯作響,心道:“喝吧!快喝吧!喝得越多酒冷得越快,最好就喝死算了!”

蔡銘自然不會當真喝死,教訓完許攸就端著酒盅,回到自己的幾案前,將酒盅放在幾案的一角,同時清理幹淨案上的其它雜物,大聲吩咐道:“紙墨侍候!”

有侍女趕快鋪好蔡侯紙,同時另一個在一旁細細的研著墨。

蔡銘又道:“上好的狼毫毛筆拿一隻過來!”

另有侍女遞上狼毫毛筆。

蔡銘接過筆細細的蘸上墨汁,就在眾人以為蔡銘要動手寫時,蔡銘卻放下狼毫,端起酒盅美美的喝了一口熱酒。

杜畿在一旁看得擔心,酒盅就隻那麼大,現在酒盅裏剩下的酒,就像蔡銘這般也就是四五口的事。杜畿就要去提醒他,一旁的曹操趕忙拉住杜畿,示意他不要打斷了蔡銘的這種狀態。

喝過酒之後,蔡銘心頭一熱,提起狼毫,奮筆寫到:“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覆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晌,春guang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