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圍獵現場(1 / 2)

A大的宿舍是按年級分的,方便宿管統一管理,學生會統一查房。六月底,張曉紅住的A12基本上沒人了,隻剩寥寥幾盞燈。這棟樓住的都是商學院大四的學生,從去年六月份開始人就開始變少。大三結束,大家都大致確認了前路,不過還有大部分人留在學校考研考編,所以不顯寂寥。大四了,學校的畢業證相當於變相的驅逐證,無論學生們是否找到合適的歸宿,這所學校,都沒有一個房間為他們而留了。

而張曉紅也是不可能回家的,家裏新買了房,用了她實習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但是沒有她的房間。在廣西農村,甚至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個家庭全力托舉的永遠隻有兒子,女兒不但不在考慮範圍內,甚至還會被當作理所當然的血包,去供養兄弟。當張曉紅高高興興陪著父母看房,看著父母和弟弟在新房裏興衝衝地規劃著,才深刻地意識到,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無論嫁娶是否完成,她都被父母自動隔離到另一個世界。抗爭過,沒有用,反而被譏諷:幾千年都是這樣,你還想翻天?

現在能容下她的,仿佛也隻有實習的單位。從一個宿舍騰轉到另一個宿舍。說是單位,實際上隻是一個小小的房產中介公司,在這個偏居一隅的小城開著,生意不好不壞。加上財務行政,滿打滿算差不多二十個人。說實話,這個體量,在小城裏算得上不錯。

張曉紅在這家公司,當銷售,每天騎著電動車帶不同的人看房。17年是房地產日薄西山的餘暉,A城下麵各縣城棚改,加上修高鐵。借著zc的東風,許多原住民房子土地都被征收,手裏有了一大筆賠償金,所以都湧到A城主城區來看房。張曉紅是實習生,提成點是銷售額的千分之五。雖然在這個行業裏不算多,但是借著東風,她也存到了一筆小錢,十萬左右。同事李姐知道她的家境,讓她不要告訴父母,慫恿她借著職業便利買房。張曉紅說父母將養自己不容易,要讓父母幫自己存著,知道有這一筆存款,他們心裏也不用那麼大壓力。沒想到反被自己父母將軍,造成今天這種局麵。

如果日子一直這樣平淡過下去,雖然大冬天騎電動車帶客戶看房,風裏來雨裏去確實很苦,但是對張曉紅來說不算什麼。她雖然是95後,但是是農民的女兒,土地裏長出來的。從小大太陽底下插秧,收稻穀,施肥的工作都做過,帶客戶看房這種苦對她來說不算什麼。

事情的轉機在於一個昏黃的冬日傍晚。臨近下班,老板跟他們宣布,有兩個廣東的老板來A城下麵的C縣投資一個樓盤,需要和公司合作,讓他們幫忙促銷。今晚約在KTV談生意,讓張曉紅和行政的李姐一起去陪,見見客戶。

張曉紅心裏模模糊糊覺得不對勁,但是畢竟涉世未深,又想著還有李姐一起。就懵懵懂懂跟著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