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太陽緩緩升起。

公雞看天邊泛起微黃,跳到了房頂,拿起了一個自製喇叭。

“起床了!太陽**曬勾子了!”

沒錯,這不是一隻普通的雞,這是一個雞精,十幾年了,每天早晨村裏的人都是它叫醒的。

一位婦人推開門走了出來對著雞精喊到,“雞哥!能不能少說髒話,俺娃都跟你學壞了!”

雞精放下了喇叭,“下次一定。”說完就跳下了屋頂,朝著村中心奔去。

屋裏,周顧珩也爬了起來,拿著盆走到了院子裏打了一盆水開始洗臉。

這時已經是十月份,在外過夜的水冷到讓周顧珩懷疑是不是已經結冰了。

周顧珩,14歲,身高175,在村裏的同齡人裏是最高的,不知道什麼原因,已經不記得12歲以前的任何事了,不過周顧珩並不在意,對於現在的生活,他已經知足了。

洗完臉後就該去村中心吃早飯去了,周顧珩所在的村子非常特別,因為村長實施了一個這個時代完全沒有村子用過的製度。

一日三餐都到村中心解決,腿腳不方便或者生重病的由專人送過去。

村中所有村民的職業都不固定,每天的任務分配都由村長和兩位副村長在早會決定,一開始有人覺得與其花二十多分鍾開早會不如讓村民自己找自己該幹的,但後來在三位村長的分配下,效率高出了一截。

路上,周顧珩遇到了坐在樹下睡著的李大爺,想起了大爺還借了自己的書還沒還“大爺!我那本廢鐵是怎麼煉成的啥時候還我?”

“什麼鐵?”

“廢鐵!”

“廢鐵怎麼了?”

“怎麼煉成的!”

“那你找老鋼啊,找你大爺幹什麼玩兒意啊?”

“我說書啊!”

“什麼書?”

“廢鐵是怎麼煉成的!”

“什麼鐵?”

“…大爺你繼續睡吧,我恰飯去了,人呢?”

周顧珩再一回頭李大爺已經跑的老遠了。

“嘿!這個李薑頭!”

等周顧珩走到村食堂時,副村長已經在給村民打飯了,每人一勺菜一勺飯每人都能打到等量的飯菜。

沒人抱怨飯少,並不是村長們的威壓讓村民不敢說,而是所有的村民都崇拜與敬重他們。

村長對村民的照顧是所有村民都看在眼裏的,因此,每到關鍵時刻,隻要村長們一句話,所有村民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團結起來。

這段時間,道盟收的糧稅持續增高,鄰村餓死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因為揭不開鍋,有的家已經開始把老人丟到荒山野嶺自生自滅,並非不孝,隻是荒山野嶺活下來的幾率甚至比在村裏高了。

反觀周顧珩這邊的村子,隻是從原本的兩菜,飯自己打,變成了菜飯各一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