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640,那年除夕(1 / 1)

公元2008年的除夕夜,幸福小區的花園廣場上,有不少大人帶著頑皮的孩子,在廣場的空地上燃放煙花爆竹。空地上,幾十響、上百響、甚至是成千響的煙花爆竹不斷地被點燃。夜空中,絢麗的焰火一次次響徹早已不平靜夜空。人們的心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由於市政府前幾年下達了“禁燃令”,即除春節期間以外的時間段,禁止在一切場合燃放煙花爆竹。即使是在春節期間,也必須在指定的地點燃放,並有專人負責管理。未成年人燃放煙花爆竹,必須由成人監護……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即使有如此細致、嚴密的明文規定,安全事故依然接連不斷的發生,慘痛的教訓一次次告誡著我們,但卻依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迷失的人們依然沒有被喚醒。也許,隻有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由自己一手造成時,人們才會幡然悔悟,才會感到後怕。但那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公元1640年的除夕夜,北京紫禁城的禦花園內,眾多的宮女、太監們,同樣在燃放煙花爆竹。慶祝著這期盼已久的新年。紫禁城外的街道上,早已成了歡樂地海洋,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相比之下,紫禁城內,雖顯得有些冷清,卻也總算是比平常熱鬧多了。平日淒清的後宮裏,一年之中也難得有幾日像今夜這般熱鬧。“爆竹聲中一歲除”,過了今夜,明天就是明年,1640就要改成1641了,崇禎十三年即將改成崇禎十四年了,還有……

在北京城這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生活背景下,不知隱藏著多少的不為人知的秘密,醞釀著不知多少的罪惡與殺戮。無數的人,明天照舊;無數的人,前途暗淡;無數的人,生死未卜;無數的人,將永遠無法看到、明日的太陽,明日的光芒;無數的人……

在這看似平靜安詳的背後,正醞釀著、一場生命的浩劫,一場可怕地災難。也許,這北京城裏的無數達官貴人,無法料想到,僅僅三年兩個月十九天後,他們的命運,將會被無情的改變。也許,他們無法預想到,僅僅一千一百七十三天後,他們將會離著閻羅殿那麼近……或許,他們根本無需知道的這麼多,他們隻需知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朝廷倒了,有皇上頂著;皇上死了,有太子、皇子;他們不在了,還有王爺……他們隻需知道,有錢不僅能使鬼推磨,有錢還能使磨推鬼,交了贖金,一切照舊;獻上妻女,可保榮華。他們隻需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做個貳臣,依然可以榮華富貴;依然可以權力在握;依然可以好好活著……他們要做的,隻是覥顏賠笑,交納贖金,俯首稱臣,剃發留辮,他們要做的,隻是……或許,這些竟是如此簡單,不值一提……他們看重的,也許隻是結果,也許隻是享受,也許……

此時此刻,北京城中的數百萬人,相互慶祝,相互拜謁。他們不知,三年之後,無數人將離開這裏,逃戰避亂到南方。結果,也許是思念故鄉故國;也許是安土紮根;也許是醉生夢死;也許是報國無門;也許是含恨終生;也許……

三年兩個月十七日,一千一百七十一天,北京被圍,京畿戍衛營的士兵作鳥獸般散去。兩天內,無數英雄淚,不盡無辜血……兩天後,城破,家散,國亡……

三年兩個月十九日,一千一百七十三天,公主死,貴妃縊,二後裁,天子吊……後薨,帝崩……家散,國散,壯士死,山河碎,無盡英雄淚……

千一百七十三天後,一老一“壯”,一主一仆,登上煤山。一棵老槐樹下,免冠,退袍,禦書衣襟,寫下血書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白綾掛樹,垂下,綰結……一對吊死的靈魂,相互依扶,相互做伴,不知是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背後,夕陽西下,落日餘暉……背後,妻亡子散,家亡國破……背後,千萬百姓,水深火熱……背後,英雄挽歌,山河流血……背後……

萬千宮闕都作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興於百姓(起義),亡於百姓(起義)。

塵歸塵,土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