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的宴會(1 / 1)

卻說諸葛大大順利的用反間計讓三股勢力不攻自破,那高定亦非愚笨之人,三下五除二的擺平朱褒,直至如此,諸葛亮才深信高定乃真心投誠不假。

三路兵馬已破,永昌城自然也已經解了圍。永昌太守出門迎接,孔明問之:“誰與公共守此城可保的沒有事情?”

那太守鞠了一躬,道:“可報此城平安無事者,皆靠永昌不韋人姓呂名凱,字季平。”這時一將走來,對著孔明鞠了一躬道:“我是永昌不韋人姓呂名凱,字季平,長期與南蠻相處,知道其反情早已,故早些時日深入期重地,觀其戰略部署,彙成一圖名曰:《平蠻指掌圖》。今敢獻於明公,願明公早日平南”

孔明見了這圖大喜:“好!傳令下去,令王太守總統三城,令高定為永康太守,令呂凱為牙將兼向導官,隨軍出征!”

“是!”

“謝丞相!”

轉日,孔明提大軍正待出征,忽報天子使者到,孔明引諸官來到大廳,隻見一人身著白衣,打扮的不文不武的人走了進來。眾人視之,原來是馬謖。因其兄今日方死,穿孝為其掛孝。帶起走進廳中言:“奉天子之命,特賜眾軍酒肉!”

孔明謝畢,委派給一一將士,我好歹也是個牙將麼!管個幾百來人,當然也有我的一份。待孔明分發完畢,請馬謖坐下問:“幼常熟讀兵書,吾久聞幼常高見,今問之有何方法,可破南蠻。!”

“愚有一言,丞相且聽,南蠻遠離成都,又自持山高地險,不服久矣,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站為下。倘若不然,如若丞相將其口服心不服,待丞相遠征曹丕之時,南蠻知我軍後方空虛,必定會引兵來攻,那是丞相首尾不能相顧,必定會兵敗。故但願丞相能夠服其心足以!”

孔明聽後,感歎的說:“幼常足知為吾肺腑矣!”乃令馬謖為參軍,加入隊伍,一同領兵征南。

當晚孔明舉行宴會,邀諸多來將,誓要不平南蠻,誓不返回。當下諸多將員大醉,紛紛離去,孔明不好喝酒,而我又有心事,待到大多數將員散去,我起身請孔明到一偏僻之地問他:“丞相認為馬幼常此人如何?”

“熟讀兵書,可算稱的上一位良材!宇軒為何發問?”

“丞相,愚認為馬幼常雖然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恐怕不能給予其重任啊!”我可不想在孔明第一次出岐山的時候失敗,便早早的將話說了出來。

兩個人,兩個思想......

正當蕭軒想以後如何證明自己的話是對的時,卻無意間發現孔明亦在深思。

“丞相,丞相,丞相......”

“啊!”

見孔明不在思索,便問:“不知方才丞相在所慮何事?”

“宇軒之言,與先帝在白帝城臨終之時所交代老臣的話不謀而合,吾在思索是否汝言所屬真實?”

“不如這樣,今日之事,丞相且慢慢思索,日後定可得知。”我看那個快五十的老頭在大冷天中思考,於心不忍,便提出這一條件。

“好,宇軒且回,待吾慎思之!”

希望日後不會再因為馬謖而第一次出岐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