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半月的審查和評估,連啟銘的調令總算是批了下來。連啟銘的師父也就是他的老領導在知道消息後,自然不舍得他走。可他也清楚這些年連啟銘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於是在調令批下來後,他就張羅著給連啟銘餞行。
今天是連啟銘在原單位的最後一天,他收拾好了桌上的文件,又把自己的私人物品裝進了紙箱。站在窗子旁向外看著這片訓練操場,說不傷感是假的,畢竟他曾在這裏奮鬥了六七年。從初出茅廬的小子一路幹到現在的職位,連啟銘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可現在再回頭看,他不禁問自己,值得嗎?
傍晚時分,連啟銘同老領導一起來到以前聚會時常去的那家小酒館。酒館不大,四五張桌子置於廳堂,每桌上麵都有一盞紅色的燈籠。全屋整體都是木質風格的裝修,幾根梁柱剛好起到了隔斷的作用,看似通透,實則隱秘。廳堂中配備了暖色調的燈光,昏黃如蘊,因此隻要進到此地就會給人一種愜意、放鬆的感覺。
連啟銘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隨師父來這時的情景。那時他剛到吉南,還是個年輕的小夥子,自從分配到這後心裏的那個結就始終沒解開。為了不讓自己胡思亂想,他便把心思都撲在了工作上,工作日加班,雙休日值班,即使每年的假期,除了春節回去個三五天外基本也沒怎麼休過。
那次剛好全軍大比武結束,連啟銘在比武中獲得了兩個第一名,也算是給連隊爭了光。組織上給他放了三天假,讓他好好休息。蔣媛知道這個消息後,也同連隊打了報告,做好十足的準備,要同連啟銘一起好好的去度個假。可連啟銘清楚,他其實哪兒也不想去。
這時剛好有個戰友家裏突發意外,連啟銘便向組織遞交了申請,將自己的三天假期給了戰友,由他來代替值班。由於情況特殊,組織也隻好同意他的申請,於是原本定好的假期就這樣被他送了人。蔣媛知道後氣瘋了,衝著連啟銘發了好大的脾氣,可連啟銘卻一句話也不說,由著蔣媛在那哭鬧,直到最後甩手走人。
連值了兩天的班輪到了休息,可連啟銘還是早早地來到了辦公室,換好訓練服後就開始圍著操場一圈圈的跑。師父那天剛好也值完班正準備走,就看見本應該輪休的連啟銘一大清早又出現在了單位。前些天和蔣媛鬧別扭的事他也有所耳聞,此刻看著他這樣,隻當他是在為感情上的事發泄。作為他的領導以及師父,他可不能放任不管,於是告訴文書,讓他通知連啟銘中午來找自己。就這樣連啟銘第一次被師父帶進了這家小酒館。
落座後,師父也不磨嘰,給他倒了一杯酒後便開始閑話家常。酒過三巡,師父也說到了重點,他同連啟銘講述了自己和他師母的婚姻。
“我倆以前都是一個村的,你師母漂亮,在全村都有名,到了適婚的年齡,那上門提親的人真是從村頭排到了村尾。我當時也喜歡你師母,可我家條件不行,也知道人家看不上我,我也就斷了心思。後來部隊來招人,俺娘說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到什麼時候也看不見外麵的天,於是就讓俺參軍了。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就在我的走的那天,你師母竟然從家裏偷跑出來到火車站送我。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她心裏一直有我,別看我倆沒咋說過話,可用你師母的話講,她從知道我的那天起我就在她心裏住下了。就這樣,我倆也過了小半輩子了。”
連啟銘沒說話,起身給師父倒了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師父接著又開口說:“你和蔣媛的事我多少也知道些,跟我和你師母差不多,不也是上學時就一眼相上了你。你小子福氣好,知道她爺爺是幹什麼的嘛,你倆要是真能成了,那以後的前途可大有發展。師父倒不是勸你傍著這棵大樹,隻是想跟你說,蔣媛對你是真喜歡,就像你師母對我似的,錯不了!”
聽到這,連啟銘端起桌上的酒一飲而盡,隨後眼裏的淚就控製不住了,他抱著頭趴在桌上哭著說:“師父,我不一樣,我跟蔣媛就不像你跟師母那樣,嗚嗚......”
可能是真的喝醉了,也可能是師父的話讓連啟銘刺痛了,一直處在麻痹狀態下的自己,終於在這一刻釋放了一直壓抑的內心。他借著酒勁同師父講述了自己那些事情的經過,其中的悔恨不予言表。師父看他這副樣子,也不好再說些什麼,拍了拍他的頭,隨後飲下了自己杯中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