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來不以人的意誌轉移。
建安十三年,魏王於赤壁大敗。
華容道。
“丞相!丞相!嗚嗚嗚...丞相!”跪在地上的殘兵敗將嗚咽痛哭。
“哭什麼!”魏王一聲斷喝,“爾等這般作為,豈不是讓雲長為難!”
此時跪倒在地的將士之中,有一人聽到魏王這句話,眼神中不免流露出一股思索之意。
“魏王果然心思縝密,這是看透了關羽性格上的弱點。之前營中就有傳聞,說關羽雖過五關斬六將,但魏王並未計較,仍然待關羽如兄弟一般,此話一出,以關羽重情義的性格,看來這次當可脫險。”
這個正在心中暗自思索的士兵,叫商巔。在這個時局動蕩,戰火紛飛的年月,很多人為了吃一口飽飯而選擇走上戰場,但商巔並非是因為家境貧寒才當兵。
商巔出生於大戶人家,商家更是和今時之名門望族,潁川荀氏,有諸多不為常人所知的牽扯。但隨著曹操勢力的日益壯大,漸漸不滿於隻做丞相的曹操,控製傀儡皇帝將自己封為魏王,潁川荀氏的中流砥柱荀彧更是被魏王賜死,在那之後荀氏和魏王的關係逐漸走向微妙,而與荀氏關係頗深的商家,則在這場權利的博弈中被拋棄,成為雙方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整個家族在一夜之間被打壓,商家主要人員也獲罪入獄,不過幸得商巔父親的友人胡昭幫助,商巔和父親才得以逃出生天。但偌大一個家族,也隻剩下了父子兩人,之後不過一年光景,父親更是抑鬱寡歡,突發疾病,含恨身亡。
在父親的墳前靜坐了三天,那三天商巔想了很多。從童年的無憂無慮,到學塾的四書五經,從父親的嚴厲和期望到家族的動蕩與破滅,商巔逐漸意識到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三天後,商巔在父親墳前重重的磕了幾個頭,毅然決定投身於軍旅,並且來到魏王帳下效力。
因為,在商巔心中,對於魏王的仇恨,其實並不濃厚。
甚至,魏王才是他這一生中最敬重的人。
自商巔成年以來,親眼見到太多人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戰爭帶給百姓的苦難也深深刺痛商巔的內心,自己的家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戰爭才走到了這一步,所以,他渴望一個太平盛世。
而魏王,自起事以來,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壯大聲勢,再滅掉假帝袁術以及四世三公的河北袁紹,之後更是攜百萬虎狼之師,揮師東進,意在蕩平江東,一統天下。
商巔願意跟著這樣一個有著雄才偉略之人,為天下的宴樂太平盡一份力。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大漢皇叔劉備聯合江東孫權,對方軍師諸葛亮、大都督周瑜更是計謀層出不窮,一步步將魏王大軍誘入陷阱。
借東風,燃戰火,赤壁一戰,將魏王百萬大軍於一片火海之中殺敗。
而此刻,所剩殘兵敗將更是如對方所預料一般走入了這絕境——華容道。
但,魏王的心思縝密和雄才大略在危難之時再次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