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寄存處)
……
將麵前杯子裏的咖啡一飲而盡。
李承天微眯著眼,斜躺在了座椅之上。
他是龍國航天中心的地麵指揮官,每天負責的事情就是與宇宙空間站裏的宇航員交流,時時刻刻彙報情況。
本來今天還是和往常一樣,上班摸摸魚,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宇宙中正有一艘龐然大物緩緩向地球靠近……
……
“尊敬的指揮長,經過長達一個月的長途跋涉,我們現已成功抵達太陽係的邊際柯伊伯帶,請做進一步指示。”一道充滿磁性的機械音傳來。
話音剛落,一個身高一米六,穿著一身休閑服卻容貌清秀的小男孩,慢慢的走向了控製室。
一抬頭,目光緩緩落到了指揮室正前方的特殊材質所製成的玻璃上。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正前方有密密麻麻的隕石。
他的思緒飄到了三年以前。
那時的葉寒舟還隻是一個七歲即將步入小學一年級的男孩子。
就在他入學的前一天,意外綁定了宇宙艦船係統。
這讓年紀和心性都相對稚嫩的他產生了濃濃的懷疑。
但隨即,看了係統的說明和作用之後,他的心裏泛出了濃濃的驚喜。
隻要每天簽到,便能獲得遠超於地球文明的各種資源。
以此打造可以跨越星際的宇宙艦船。
他從小心裏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想到地球外麵去看一看,看看偌大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的。
但苦於地球上麵的技術有限。
別說實現星際飛行了,人類就連跨出小小的太陽係都可能要經曆數百年的時間。
但係統的到來,無疑是給了他一劑強心針。
就這樣,在係統的幫助下麵,葉寒舟獲得了各種各樣的跨文明產物,並且將其融合,歸零…
才有了如今的寒舟號。
因為是跨文明產物,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葉寒舟自然不希望一下子被地球上的人所察覺。
因此,他將飛船的打造地點選在了十光年之外的一顆星球上。
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建設,終於完美竣工。
他本人也在係統的幫助下麵抵達了寒舟號的控製室。
竣工即開始使用。
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寒舟號。
經過了長達兩年半的飛行,寒舟號終於抵達了太陽係。
十光年,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漫長的。
根據某位科學家的定律來說,一切有質量的物體最快的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
換句話來說。
就是以光速行駛,也要十年才能走完這個距離。
可寒舟號上配備了最先進的超光速飛行係統。
全功率行駛的情況下麵僅僅隻需要兩年。
整艘寒舟號長約五千米,利用了前窄後寬的流體通暢性質。
並且艦船內一切設施齊全。
若是有物理學家在此便會驚訝的發現。
整艘艦船上麵的材料和技術完完全全領先了地球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人類一直做不到的核聚變技術,隱形外殼技術,超光速飛行和太空傳音等等在這艘艦船上麵無處不在。
葉寒舟回憶了一下過去,而後拉回了現實。
看著艦船即將駛入柯伊伯帶,他那稚嫩的聲音傳來:“小一,迅速開啟寒舟號的外部防禦係統,防止隕石觸碰到艦船外殼。”
“另外,開啟反雷達信號係統。”
葉寒舟是為了防止被一些有心之人察覺到艦船的存在。
小一是整艘艦船裏麵的人工智能,負責著整個控製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