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氣象,萬邦來朝,我想千年以前的大唐該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我們回不到那個人才輩出,唐人風流的時代,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詩歌去了解詩人的一生,了解大唐的興盛與衰亡。

詩仙李白浪漫豪放,在少年眼裏是一種向往;詩聖杜甫沉鬱悲戚,其憂國憂民愁又愁。引句話: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李白的前半生追夢,後半生追月,到頭來不過大夢一場世間塵,可是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我欽佩李白的詩文,驚歎他的恣意,所以想寫下我心中的李白。杜甫在曆史上與李白齊名,又有交集,我也便生了寫書念頭。

人物原型來源於曆史,但是改動很多,或許在不少讀者心裏會是失敗的,但我想我肯定會愛它。

改動的地方我會盡量指出,如果因為學識有限而未能指出,給讀者帶來誤導,我先在這裏說聲抱歉。

當然了,也很歡迎大家糾錯。

我是一個高中生,可能接受語文曆史等方麵的知識的時間會多一點(以後要學習文科),所以會盡量追求滿足大家的要求,因為畢竟我寫書是和別人一起看的,服務我自己,也服務讀者們。

第一次寫書,我想先說一下,我更新很慢,隻能一周一更,這個問題我確實無能為力,提前道歉。所以,沒有耐心或者沒有精力陪我耗著的小可愛們,可以放棄我了。

最近為了寫書,在網上買了一些資料,比如《唐史》《新唐書》《李太白文集》等,整個目的就是為了成全對文學對曆史的熱愛。曾經我一度希望能成為曆史學家,想要為史學,文學作出貢獻,卻實在遺憾隻是個俗人,我比較自私吧,做不到為之奉獻終身,我還是舍不得我的家人,我在很小的年紀就無比感謝、喜歡的家人們。很高興成為這個家的孩子。

再說說我為什麼沒有用架空吧。

我知道將各個朝代混合起來寫確實少些約束,但是我相信在他們的詩歌裏一定有和那個朝代最適配的點,所以我們能區分唐人和宋人的詩。所以改變製度,改變背景確實是一種遺憾,一種我對文學的遺憾,也隻能盡量彌補,道出我心間的故事。

還要提的就是關於李白和杜甫在曆史上的形象。李白入贅,杜甫寵妻,我的小說裏的設定的確很離譜,但如果他們有愛情,我希望是這個樣子。

很高興能在番茄認識大家,能共同遇見一個故事。我們在這個節奏很快的時代或許都要接受社會的限製,然後成為應該成為的人。但是我們都可以有理想,“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或許它在心裏,或許它在少年上揚的嘴角上。這裏不是所謂雞湯,而是初衷與勉勵,希望屏幕前的你仍舊意氣風發。

最後還是要認認真真地道歉:對不起。我改變了曆史人物形象,滿足私欲,有罪,本書評價可以不高,但是罵我就可以了,不要罵我的小說和人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