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僅武略過人,論文才也是當世大家。一番揮毫潑墨之後,一副書信已然寫好。曹操仔細看了看之後,感覺並沒有什麼問題,這才招呼賈詡和郭嘉一同參詳一下。
賈詡和郭嘉看畢之後,二人短暫眼神交流一下,最後還是郭嘉開口道:“主公,如此劉備便會暫止兵戈嗎?”言語之間卻是罕見地不確定。
“奉孝你有所不知,劉大耳此人,雖然平日裏有些假仁假義,但是論關心天下蒼生,萬民福祉,卻是不假的。今我作書與他,就言近年鮮卑匈奴屢犯大漢疆界,袁氏無能,不能保北疆平安,故而我將親率大軍征討。請他看在同為大漢蒼生謀利的份上,三年之內隻要我還在北疆,就休要攻擊兗州之地亂我陣腳。劉備現有江東之亂,本已無力北上,如此順水人情必然答應。”曹操笑道。
“話雖如此,但是主公也需將此事大肆渲染,以防這劉大耳裝聾作啞。”郭嘉想了想道。
“正當如此。”曹操點頭道。這時賈詡開口言道:“叩擊匈奴,鮮卑固然是好事,但是我軍大戰之後,錢糧耗損嚴重,如何能再起大兵?”
“草原征戰,步卒作用不大。我隻率數萬虎衛軍和騎兵即可,大軍留駐中原跟河北整軍操練。如若不行,再邀西涼馬騰韓遂共擊之。”曹操答道。看了看眼前的賈詡和郭嘉,後者一向身體不好,不過出身西涼的賈詡卻是瘦而不弱,身體倍兒棒。當下曹操又言道:“胡人少有智謀之輩,有文和隨我參知軍事足矣。奉孝你和文若留守鄴城,要抓緊這兩三年的時間好好建設河北。袁氏一向重斂於民,河北民生多有凋敝,此事亦是當務之急啊!”
“臣明白!”郭嘉和賈詡同時應道。當下曹操召集眾將,宣布自己要率軍北上,攻打這些年來越來越不安穩的匈奴和鮮卑,一眾文武聞言均是大驚。
“丞相為何要在此時出兵塞北?須知劉備對兗州虎視眈眈,不可忽視啊!”劉曄第一個旗幟鮮明的反對。
“唉!”曹操突然長歎一聲,抬頭掃視眾人一圈開口道:“諸君可知曹某生平誌向?”
“某等不知。”這一次眾人都是異口同聲。曹操從來不是那種喜歡將自己生平誌向告訴別人的人,更何況大家也實在想不到曹操為何此時要提出這個問題。
“吾昔日所願,乃是百年之後,墓碑上篆刻故漢征西將軍曹操之墓。今我進位為丞相,位極人臣,平生征戰縱橫天下,掃蕩群雄無往而不利。然則此等諸侯混戰實非我所願,眼下能為大漢開疆拓土,震懾異族,實乃為一償昔日夙願!”曹操帶著幾分感慨道。
寂靜,絕對的寂靜,所有人都被曹操這個誌向所震撼了。半晌還是曹洪第一個開口道:“主公既有此誌向,洪願隨主公馬踏塞北,搗滅匈奴和鮮卑。”
“主公此言不差,然則眼下劉備在南,虎視眈眈,主公輕離河北,萬一劉備來攻,我等無人坐鎮豈不大事休矣?”劉曄就考慮得比較多了,想了想先提出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我已作書劉備曉以利害,以其見識自不會行此等掣肘之事。更兼眼下孫氏死灰複燃,劉備亦需鞏固江南,暫時無力北上了。”曹操笑道。看了看帳下諸將,曹操開始點人了:“公明久在西涼,熟知邊事,此番隨我進軍塞北。孤此番隻帶虎豹騎和虎衛軍三萬餘人,仲康、子和、妙才隨我同行,文和隨軍參知軍事,文若坐鎮中原河北,一切大小事務均由其做主。”
“是!”眾將轟然應諾道。此時一旁下首相陪的袁尚眼珠一轉道:“不想丞相有此等宏圖之誌,尚深感佩服。今晚尚就在府中設宴,為丞相以及諸位出征的將士壯行!”
“賢侄盛意拳拳,操自會前來。”曹操笑眯眯地看著袁尚道,當下曹操又交代了一點別的事情,眾人也就各自散了。
“丞相,自古宴無好宴,袁尚小兒此舉多半是不懷好意啊!”剛一散會,程昱就低聲對曹操諫道。
“仲德所言不差。不過袁紹我尚且不懼,何懼袁尚這黃口小兒?”曹操冷笑一聲道,語氣裏滿是殺氣和自信。
到了晚上,曹操身穿錦袍,不著甲胄,隻帶同典韋以及數十個衛士,施施然來到袁尚的大將軍府上,袁尚早已在大門等候。“丞相請!”袁尚眼見曹操隻帶這麼點人,心中暗喜,臉上確實不動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