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二喬啊!”趙峰聽到這個消息時有些遺憾地感歎道。作為一個穿越者,江東二喬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最為向往的女人。可惜自己是身在徐州相隔太遠,否則怎麼也要去插上一杠子,這時候趙峰甚至有些埋怨老天為何不讓他穿越成孫策或者周瑜。
“罷了罷了!”趙峰盡量安慰自己,最好的安慰方法自然是轉移注意力。這時候管亥寫出去的那十幾封信也陸續有了回應,大部分回信的態度都是對管亥的勸降表示很很向往,但是還是希望劉備能夠早日抵達豫州,這樣自己才能前去投效。趙峰和劉備商量過了,感覺這些人的說法應該不是虛情假意,更多的是對劉備的實力有些不大確定,因此采取這種更接近於觀望的態度。畢竟你老劉要是連豫州都拿不下來,那他們這些人的投奔就有些意義不大了。
“這算盤打得還真精啊!”趙峰心裏嘀咕了一句,不過這也正常,亂世之中要是站錯隊伍那往往會死的很慘,尤其是他們這些當過黃巾的人,更要為自身前途多做些打算。事實上在黃巾主力被消滅之後,還能夠帶領幾萬殘餘勢力嘯聚山林的,哪一個不是人精,要他們爽快來投奔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這是大部分人的態度,也有其他的如臥牛山的杜遠直接是拒絕管亥的招降,不過趙峰知道,這廝怕是馬上要被他的二當家廖化給宰了。此外也有態度比較積極的,如一直盤踞在鄰近的泰山郡和魯國一帶的孫觀,就明確表示願意馬上率部前來歸順。
“這個孫觀仲甫你了解嗎?”在接到孫觀的回信之後,劉備立即召集眾人議事,首先便問管亥關於孫觀的底細。“主公,孫觀字仲台,與某相識多年。此人武藝雖不如我,但也相去不遠。自從大賢良師失敗之後,他就率領數萬人馬占據泰山郡。至於他是否真心投效,我想應該不是假的,畢竟我們都知道,占據山林不是長久之計。”管亥老實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見見這個孫仲台。”劉備稍一沉吟已是拿定了主意。於是按照約定,四天之後趙峰劉備等人前去魯國境內,和這個孫觀接洽。整個談判過程竟是超乎趙峰想象的順利,一來劉備這個名字對黃巾舊部來說實在是太過震撼,二來簡雍的三寸不爛之舌也確實厲害,三者就是有管亥現身說法,孫觀在和劉備會麵不到一個時辰,就決定全體下山接受招安。至於這幾萬人安置在哪裏,劉備和趙峰商議之後,覺得還是放在魯國較好。一來劉備畢竟是陶謙表奏的豫州牧,魯國乃是其轄下,再者就是魯國現在人煙稀少,沒什麼世家大族掣肘,去那裏發展阻礙也少。於是這麼一拍板,孫觀所部十餘萬人就開進了魯國。劉備以豫州牧的身份封孫觀為魯國相,至於怎麼整編黃巾,趙峰實施起來更加是輕車熟路。一番整頓之後,得精壯士卒將近兩萬,此外將近十萬百姓。由於今年的春耕已是趕不及,因此劉備一邊從徐州這邊調撥糧食,一邊組織人手盡量多種些雜糧如高粱之類的,盡量做到降低消耗。
“趙將軍!”這天趙峰奉命帶領一撥文官前去魯國上任協助治理,孫觀得知之後連忙親自前來迎接。趙峰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管亥為他造勢的結果,他那封勸降信中對趙峰那是推崇備至,幾乎把他說成孫吳再世用兵如神,卻又宅心仁厚,不過眼見孫觀如此熱情倒也很高興。
當天孫觀就在魯國府衙設宴款待趙峰,酒飽飯足之後還親自陪同趙峰逛了逛魯國城池,當然現在民生凋敝,也沒什麼好逛的。然而就在走到城頭上的時候,趙峰的目光頓時被城頭那擺成一排的一堆木製的東西給吸引了,連忙快步上前看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