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這是在用自己的臉畫菩薩像呢,因為你能讓自己周圍的朋友遠離歪風邪氣——也就是用美去來端正人的思想,便有古人說的‘以人為鏡’的妙用;你有足夠鄭重而讓人崇敬的高壽,但你卻一點也不賣這個關子,而無時不刻在傳遞快樂,讓人喜不自禁,這可總比板著一張嚴肅而讓人生畏的老師臉更讓人舒坦。相反,刻板嚴肅的人表麵上看起來循規蹈矩,但也不過是沒把世俗給看透而故作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罷了,而你卻能讓人跟著你一起開心,這才是真正的活得通透!在你的言談中輕輕鬆鬆地就能流露出智慧,表達得也極其有模有樣有涵養,這樣既有養分又有味道,要是把你的話咀嚼在口裏就越嚼越香,讓人輕輕鬆鬆地就得以消化和吸收——我認為這才叫做人的高明,你用自己的臉畫出了祥和,讓人不知不覺地就受到了正麵的影響,因此你也就有菩薩相帶給人的意味了。
我想這也就是美的意義,讓擁護它的人自然而然地就能避開醜陋,人在社會上走動,難免不接觸到歪風邪氣。隻有堅持並捍衛美也就能自得保佑了,因此你不隻美麗了你一個人,並且讓和你接觸過的人看到了什麼才能被叫做真正的美,這也就是正人君子能給人帶來的頗有潛移默化的效用了,正如‘潤物細無聲’般的很高級!所以,不以美貌為傲又捍衛美的人,才最值得交往。”
我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她,我多渴望能和她成為好朋友,這時她露出白牙開朗地笑著。她顴骨上的肉飽滿而圓潤,像是一種很滿意的表情,看來這話是說到點子上去了。
“雖然你原來的那些朋友現在大多都不在人世了,但你就像這條老街一樣,還仍在滿是高樓的現代化城市守候著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正如你守候著自己的人生的尾巴,頤養天年;也像在守候著屬於你們的青蔥歲月,住在這裏如何不常能觸景生情,也便常能想起自己年輕時的那張臉上的墨發青絲、朱唇皓齒;還守候著過往的美好,向經過這裏的年輕人提及過去,帶著我們閱覽那遙遠的歲月,因此你也就是一部活脫脫的曆史,讓人倍感真實!
這裏雖然看似老舊,但實際上卻新鮮無比,對於年輕人來說,這裏簡直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想對於曆史如此悠久的中國而言,最新鮮的時代莫過於剛結束封建統治,而一切都最需要重新建設的民國。又恰好這裏處處都有民國留下的痕跡,雖然民國距今久遠,但時至今日竟然還有這樣像民國一般舊的街道。隻要一想起你出門就能看到這條街,又如何不叫你常能想起自己年輕時曾曆練過的民國歲月呢——那可是你的黃金時代呀!雖然你生活的環境早已物是人非,但卻因為你和老街的相互守候,不正好給你平添了回憶的真實感嗎!因而你也不就是民國的代表嗎,從你身上就能折射出民國,而如今的你這樣美好也就能說明民國也一定曾有的美好。你每日隻需要一出門,就能看到這裏的吊腳樓、教堂和石庫門建築,如何不叫你的回憶既真切又鮮亮呢!對於你這裏是鮮活的過往,然而對於我這條老街卻是關於民國記憶的最後堡壘。但我想如果一條老街沒有一個能代表它的人存在,那麼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堆冷硬的牆壁,心也就不知道該往哪兒擱放,而這裏也正因有了你的存在,才仿佛讓老街活了過來,讓它含情脈脈得像在開口說話一般。所以老街何嚐不像是在守候你的民國記憶,又何嚐不是像在為了給如今來到這裏的晚輩打開一扇能看見過去的窗戶,又因你的存在讓這裏變得真切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