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會拿出一百分的熱忱,與你分享那兩年我在山城巷開茶館度時光時有怎樣的態度和故事。重新翻閱那段歲月,舉重若輕,細細想來,也無不平常。那時囊中羞澀,沒什麼耀眼奪目而能拿出來向人顯擺的事,也沒什麼能稱得上有多了不起的事。而且全都不是離家多久遠,才能見識得到而能稱得上是物以稀為貴的奇聞異錄。
以至於在這漫漫時光裏連見過的每個人也無不平常,就像我那個看起來很隨意的茶館一樣,沒多大特別的!甚至可以說在這萬事都需要棄舊揚新和被包裝的時代裏,我賴以勉強營生的茶館的一切都不得不說是土得掉渣了!
在這條路上,我所遇見的都不是被誰稱為奇葩的人,而都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裏就能見到的普通人,沒多新奇多神秘的可說!但這恰恰倒成了會非常有趣的關鍵所在,正因普通,所以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將尋常上下玩索;也正因平常,就給我空出了大量的空間和時間,讓我能仔細觀察——因為幾乎沒人會回頭多看他們一眼,都想著不過是些小人物!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還有我用熾熱的目光看著那些不被人重視的人!
其實我跟你一樣,曾經也活在自以為對周邊的一切都再熟悉不過了的世界中,但因為種種機緣,在這世界最隱秘的角落硬是被我踏出了一條路。所以,我為了講述這段看似平常,但真實情況卻是最與眾不同和最有趣的經曆和故事,難道不值得自己拿出100%的熱忱來與人分享嗎!
你要是聽了我將要講述的故事,就能發現每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平常人,隻不過被我分成三本各有主題的專輯來一一講述。因此就能讓同樣是平凡人的我們可以萬分理解了,他們各色多樣,構成了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他們都不起眼,但在某方麵來說他們各有各的美。
至此就能做總結了:隻要是我們的路過,就算外表看起來再怎麼普通,其實都有著不被當下的自己能察覺得到的美麗;平凡的世界並不似錦如織,但不妨礙這世界到處都有芳草,它不值錢誰都能擁有,可見有多低微;但你若能停下來觀察一會,我想你一定能欣賞到它的美,因為它是自然之物,便有合情合理的美;我們向外探索世界,以滿足好奇心,而若能照見彼此之間的真心,卻足以讓人的眼中閃出淚花——何須“恨無好句酬佳景”,隻管盡情感受此時此刻的“景物從來不負人”!
我開的店是一家老茶館,隻喝茶,而且舊。在城市所有的舊都離不開老街的承載,老茶館當然得在老街裏,也才能配得上這老茶館的稱號。茶館簡陋得很,被裹藏在雜草樹木間是陋室,但卻是隻有《陋室銘》裏才會有的“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陋室,正如烏巢禪師寫的“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也如邵雍說的“了心便是棲真地,何必煙霞臥白雲”並上“陋巷一生顏氏樂,清風千古伯夷貧”一齊明道明德。而茶館所在的老街坐落在一抹長長的山脊線上,遠觀者要站在崖下馬路對麵抬頭望才能看得到老街的一瞥。老街身線狹長,一眼望不穿,一爿接一爿的瓦房隨地勢步步上登。瓦房蹲成一排,攢成一串,係在山脊線的上緣。老街麵麵青灰簡陋樸素,偶爾夾了段亮堂的白牆,就猶如春日菜花田上白牆黛瓦的婺源充滿新意。老街西邊亮黃欄杆棧道似翹二郎腿般平長,棧道連接到老街後段,山脊線就開始降落了。老街東麵則是灰沉沉的一片石欄和平房,隨著山脊線的下移便一頭慢慢紮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