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第二次西藏軍民抗英戰爭:百年江孜英雄城(1 / 2)

發生時間:1904年3月-9月7日

地點:中國西藏

交戰方:英國軍隊和西藏人民

結果:江孜全城淪陷,英軍入侵拉薩。西藏地方政府被迫與英簽訂了《拉薩條約》,駐藏大臣有泰拒絕簽字承認。後改簽條約,英國殖民西藏的陰謀未能得逞。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早在1888年,英國殖民者就發動戰爭入侵西藏,妄圖將西藏從大清手中搶走。然而西藏人民沒有慣著英國佬,立即英勇反抗。

可惜,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

就這樣,清政府將日納隆吐山隘口送到英人之手,從此西藏門戶大開,也為日後的侵略戰爭埋下隱患。

1903年6月,英少校F.榮赫鵬率兵200人,以談判為名進入西藏幹壩(今崗巴)。西藏政府立即做出反應,派兵設防。

1904年3月,“談判”的英軍主力由堆拉(今乃堆拉)北進,行至曲眉仙角藏軍陣地附近時,一麵佯裝“談判”,一麵暗中調兵搶占山頭,並突然發起攻擊。藏軍依托攔阻牆與英軍搏鬥,前線指揮萊丁色等官兵700人壯烈犧牲。第二次西藏軍民抗英戰爭爆發。英軍雖然首戰失利,但優勢仍在,很快將藏軍打敗,深入侵犯。

1904年4月5日,英軍從古魯出發,向江孜進犯。從古魯撤退的藏軍會同拉薩調來的援軍,扼守康瑪一帶的山穀要地,並組織小分隊,沿途襲擾敵軍。當地藏民也自動拿起武器,紛紛參加抗英鬥爭行列。西藏軍民雖然英勇殺敵、智謀屢出,可惜不敵英軍。11日英軍進迫江孜。

第二次西藏軍民抗英戰爭中最為悲壯的戰役——江孜保衛戰打響!戰後英國侵略軍頭目榮赫鵬也不得不承認,“西藏人民的英勇是無可爭辯的”。

在開始之前,先介紹江孜的重要之處。江孜為宗政府所在地,南鄰年楚河,周圍是一片平原,其西有一條路直達日喀則,向東越過卡羅拉山(江孜東七十公裏)通往拉薩。由此可見江孜是整場戰爭的禍福之鄉,江孜是否保住對藏軍來說至關重要。

可惜,駐守江孜的藏軍大部分調往南麵各隘口防守,交戰失利後,又沒有及時收攏,因而與英軍相比兵力懸殊。於是藏軍明哲保身,主動後撤。

4月13日,英軍占領江孜。侵略者搶奪了近百噸糧食和數噸火藥,並對附近的寺院及村鎮大肆燒殺搶掠。英軍占領江孜後,為了減輕運輸壓力和做好進犯拉薩的準備工作,留下一支擁有五百餘支步槍、兩挺機槍、兩門火炮的部隊和三個星期的食品,隨同榮赫鵬駐紮於江孜年楚河畔的江洛林卡,其餘部隊由麥克唐納率領撤回春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