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文萊主力失敗(1 / 2)

徐良品率領的艦隊到達的時候,士兵5000人,這根本無法彌補艦隊,艦船的大規模使用,因為現在宋國正在大規模的需要大勞動力,建立工廠企業造船業,之類的大規模工廠生產,都帶來大規模的勞動力,造成軍隊的征集,有可能失去太多的勞動力。

生產力還需要勞動力來彌補,工廠的需要,畢竟宋國已經有了各國,建立的貿易現在需要工廠大規模出口對外,還有對內,就需要很多勞動力,呂宋50多萬的人口可以輕易的滿足,但是資產階級對外貿易還是大頭,國內市場已經無法滿足,隻能對外市場貿易,但在勞動力缺少的情況下,開始快速獲得勞動力,並持續創新發明。

所以這次來的艦隊,軍隊就隻有5000人的軍隊,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軍隊,都是通過軍校學習培養素質。

第一次戰鬥,就投降了兩萬許人對徐良品簡直就是驚喜,他家裏的艦隊人數根本無法滿足戰列艦的要求,造成軍隊緊缺,現在把這2萬改編成兩萬軍隊,變成戰列艦的操作員,這算領的5000軍隊,都是經過軍校學習過的,已經非常了解,軍事方麵的知識,讓他們指揮兩萬剛改編的進隊綽綽有餘,用這些人雖然會造成軍心不穩,但在槍口之下他們肯定會順從指揮。

投降的士兵徐良品處理的辦法就是改變,讓宋國的經過軍事訓練,統領兩萬人綽綽有餘。

奧馬爾阿裏調集軍隊包圍,宋軍結果計劃失敗,被俘虜2萬人,4000餘人死亡,幾百人重傷致死。

兩萬人依然是不穩定因素,最後放的徐良品,派出500人接手兩萬人,兩千人軍隊繼續,向文萊帝國中心出發。

因長看到眼前兩萬人,之間的500軍人,別看了,給我走宋軍大聲喊,周圍人聽到的都膽怯的地下頭,失敗的他們不配提升抬頭,因為他們兩萬多人被兩千人徹徹底底的打敗,這個戰果擊毀了他們的世界觀,他們不理解火槍威力,為什麼能給他們帶來這麼大的傷害,不管怎麼樣,咱們還是清楚的認識的火槍威力之大,並不是人數可以彌補。

俘虜當中彌漫的膽怯的味道,在他們眼中的宋軍手中的火槍還能讓他們想起,戰場上的遭遇,副將的模樣在他們瞳孔之間放大,深深映照在他們的腦海當中,這是揮之不去的噩夢,文萊軍拖著疲憊的身體,跟隨這500人少的不能再少的人,也是他們最懼怕的人,身心與身體上的疲憊襲卷他們,他們已經不能再稱為文萊軍因為他們即將成為宋軍新的軍隊。

收回目光雖然眼前的軍隊即將成為他們的同伴,但是需要訓練,還有接受他們的思想,不然永遠不可能成為他們一樣。

這場戰鬥勝利喜悅的氣氛在軍彌漫,士兵們高談闊論,唧唧兩萬人在我們軍隊麵前不堪一擊,再來10萬人也是一樣,你可別說大話了我們的子彈都不足夠我們打這麼多人,子彈完後我們就是任人宰割,嗯……我們還能跟他們拚刺刀他甚至拿起一把槍用他的手指輕輕的撫摸,三棱之刀散發出膽寒的氣息(這隻是他們的心理感覺),有的人不想聽,他們在那裏大吹牛皮,躺在旁邊現在他不想動彈,在這次的戰鬥當中下來心理方麵疲憊,更加上身體上的疲倦,都不想說一句話,隻是安靜的躺著,聽著同伴談笑。

我們那種三腳貓功夫怎麼能跟別人長期跟冷兵器打交道,不能這麼說我們練的起槍法並不是冷兵器之前的武刀弄槍,雖然我們冷兵器方麵根本比不上長期訓練的軍隊,但又說回來,他們能比得上我們長期訓練火槍的實力嗎?

肯定不行,他們怎麼可能旁邊的士兵符和他的話語,在這次戰鬥當中的勝利他們的自信心爆棚,他們現在已經瞧不起使用冷兵器,在戰鬥中的敵人。

在軍隊當中他們經過一場大勝之後自信心彌漫軍隊當中,團長雖然明白驕軍必敗的道理,但又說回來真的有自信,自信他們可以戰勝所有的敵人,而不是倒在敵人的腳下他們的思想不允許他們不進行反抗,疲憊的坐下來身旁一直跟著他的營長,跟隨他坐在一旁——微微涼風吹過他們的身體,在戰鬥經過後在感受一場平常的風,就不是以前那種風,而是說不出來的感覺。

天空破曉,太陽和往常一樣升起……

軍隊士氣正旺,團長想蹭了這個士氣,進攻文萊,現在文萊主力已經被擊敗,剩下的產品隻是留在附近,根本不敢過來,過來也是被擊敗的命運(這隻是他們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