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秦皇床前,不待胡亥行禮,秦皇便問到:若我將皇位傳授給你,你將如何?胡亥聞言,大吃一驚,這是考校?還是暗示?隨即大腦快速旋轉,答道:父皇壽與天齊,必能渡過此次難關,大秦離不開父皇啊。聞言,秦皇搖了搖頭:我要聽的不是這些。
胡亥沉吟片刻,咬牙道:若由亥兒監國,亥兒先會維持當下秩序不變,多納國士之言,招賢納士,設立模範縣城,將所有重大變革先在模範縣城實驗之後在慢慢普及。
秦皇聽完,先是一愣,隨後點頭道:你所答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以為你會像扶蘇一樣,減輕賦稅徭役大赦天下,緩輕律法,多設學堂教化子民呢。怎麼,這個問題趙高沒教過你怎麼回答朕嗎?聞言胡亥震驚不已,原以為自己之前大多數考核有趙高漏題,自己也故意回答的不算完美,沒想到還是被秦皇發現了,看來胡亥和趙高還是低估了秦皇洞察人心的能力。
看胡亥不回答,秦皇也不惱,而且淡淡的繼續說著:你前麵的回答平淡無奇,最後一句模範縣城倒是有點意思,朕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方法。咳,咳,不待繼續說秦皇有一次咳嗽起來,平複了一會,秦皇直接開口道:你認為扶蘇如何,我要聽聽你真實的觀點,不要說什麼兄弟和睦的廢話。胡亥也索性放開了,反正這便宜老爹也沒多少活頭了,便站起身來,邊踱步邊說:大哥品行端正,樂善好施,廣結英豪,深得民心,說實話,如果他做皇帝,必然是個仁德的好皇帝,然,好帝皇,未必是好的當權者,大哥哪裏都好,就是儒家思想太重,對大儒過於謙卑了,在大儒麵前絲毫沒有皇家威儀,若大哥做皇帝,隻怕要不了多久,整個大秦都要拱手送給儒家,到時父皇好不容易集中在手裏的權利,將會被世家架空,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大哥手下楚人太多,這其中難保沒有六國餘孽。
聽到這裏秦皇也是不由嘴角抽搐,是啊,扶蘇哪裏都好,就是兩大缺點刺在秦皇心中,拔都拔不出來,一是重儒,因為秦皇對儒生的輕視,扶蘇不止一次和秦皇爭吵,以至於秦皇焚書坑儒其實也是有敲打扶蘇的意思,結果扶蘇壓根不慫,懟的更厲害了。二是扶蘇招募人手唯才是用,完全不考慮出身,最終扶蘇手下楚人偏多,要說裏麵沒有楚國餘孽的身影,秦皇打死也不信,這一點秦皇也是多次提醒扶蘇,奈何人家全當耳旁風,表麵答應,會去還是一切照舊,就跟個強木頭一樣,打著不走推著倒退,不然秦皇也不會氣的將扶蘇扔去邊遠地區。
隻不過胡亥竟然能看透這些倒是讓秦皇刮目相看,豈不知這些評價後世早就被研究爛了,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秦皇時代的人當局者迷自然沒有後世之人看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