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興安盟的西北角,有一個小村落,村裏大概有四五十戶人家,以種地為生,大部分都種玉米和土豆,香穀子、葵花,紅豆種的比較少。這裏群山環繞土地貧瘠,能種糧食的地不多,所以人們隻能養一些牛羊來貼補家用,交通也不發達隻通客車,而且都是土路。

辛曉穎家住在村東頭,兩間土房蓋在大山下麵,第一次來的的親戚都會抬頭向後山多看兩眼,挨著房子的這一塊山有七八米那麼高黑乎乎的,又高又陡,有時親戚會說你們住在這裏晚上起夜不怕嘛?其實林華她們在這裏住久了,也不覺得會怎麼樣,而且山下還成為了她們小時候的遊樂場。特別到了春天,天氣還沒有完全變暖風還挺硬,在有太陽的天氣裏這裏背風又暖和連小雞都去那裏藏著。

這裏幾乎各家都養一些雞鴨鵝狗,村裏很熱鬧,孩子也多,平均一家至少有三到四個孩子。那時候的人比較愚昧重男輕女,沒有兒子的人家就一直生,辛曉穎家就是其中之一,三個女孩她是老大。

辛曉穎家門前有一條河,是從東麵山腳下的溝壑裏流淌出來的,穿過整個村莊,這裏的人們都很喜歡這條常年不斷流淌的小河。冬天孩子們在冰麵上隨意的玩耍,夏天還可以在河裏洗衣服、洗澡、或者洗菜,還有人撈魚抓蛤蟆。動物們更是喜歡這條河,各家養的小動物們春夏秋三季從來都不用給它們準備水,渴了就到河邊去。

這裏很美。春天來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山上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花,紅的,藍的、黃的、各式各樣。辛曉穎喜歡帶著兩個妹妹到後山的草地上玩玩餓了就采一些黃花或者紅花吃。回家時也不忘把每種顏色的花,都采采幾朵握在手裏,給媽媽看。

辛曉穎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裏,爸媽都是農民。辛曉穎是老大比辛曉麗大兩歲她倆形影不離,三妹叫辛曉芳沒上學呢。爺爺奶奶家住在饅頭山住離我們家有三十多裏地,要爬過一個大嶺才能到達。

辛曉穎上小學的地方離家也有四五裏地遠。對於一個剛上二年級的小孩子來說,每天拎著背著書包要走兩個來回,確實不容易。夏天還好說 ,特別是冬天,教室裏陰冷陰冷的孩子們穿的又不保暖,那小手凍滴跟小饅頭似的。而且每年冬天都會凍壞,媽媽看著心疼又沒轍。

辛曉穎上三年級時就學會了騎自行車,可是家裏哪有那麼多台自行車啊,隻能輪流著騎。關於學騎自行辛曉穎確實受了不少傷,當時好像都不知道疼,放學回家吃完飯就趕緊推車去找她的好朋友陳佳麗,一起去村西頭,那裏有一條比較平坦的土路,一到夏天那裏可熱鬧了。佳麗和辛曉穎是鄰居從小一起長大,都住在村東頭,她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佳麗有個哥哥叫陳宇,陳宇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哥哥,總是能幫助爸媽照顧弟弟妹妹。辛曉穎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很羨慕佳麗有一個這樣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