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子造反(1 / 2)

“報——!”八王府正堂外傳來一聲的通報聲,聲音低沉,聽似無力,卻又震人心腹。隨聲而落,一名軟甲黑袍死侍不知從何處而入,單膝跪在了閉目端坐在正堂椅榻上的八王趙德生麵前。

三日前,八王趙德生接得並魏州國聖武皇帝密詔,詔曰太子供養私軍,並與左相私下勾結,意圖近日起兵謀反,以篡皇位。但因太子行事縝密,又有左相出謀相輔,所以聖武帝未能查到任何實證,若立即捉拿恐太子一黨矢口否認,到時也無可奈何,還會讓太子一黨日後更加警覺。故此,聖武帝決定將計就計,借故把都城禁軍全部調離京城,前往邊州平亂,使都城假現兵力不足,以此引誘太子一黨提前行動。同時密令八王趙德生,隨時關注皇城動向,一旦太子一黨有弑君行動,馬上與聖武帝裏應外合,拿下這一眾叛臣賊子。

收到密詔後,八王趙德生本想進宮護駕,但深知他性子的聖武帝下得是死詔,要求他必須按詔執行,不得抗旨。所以八王也隻能按旨行事,在自己的王府中依詔布局。

三天以來,八王秘傳召令,密調諸如五城兵馬司、間子監等可用之兵進行布防,並按聖武帝密詔旨意,秘密將右相等一班忠良召入王府,共商保皇之計。

剛剛的來報已是今日八王趙德生接到的第7次密報,每一次密報都證明了太子一黨將於今日逼宮造反,這第7次的情報是太子已率親兵於酉時入左相府。

八王趙德生知道太子這是要動手了,所以端坐在正堂的他心情也是格外緊張。他倒不是害怕自己與太子一黨動武,隻是擔心身在皇宮的皇兄聖武帝的安危。畢竟皇帝身邊現在隻剩下了1千親衛,實在是有點勢單力薄,雖然自己已按旨密傳禁軍返城護駕,但此前聖武帝為了迷惑太子,把禁軍支出去太遠了,此時就算急行軍歸返,最快也要明日清晨才能返回京城。如果太子一黨今日就動手,恐怕定是一場惡戰,八王自是無懼,可畢竟他這邊人手不足,萬一有個疏漏,那自己的皇兄可就安危難料了。

好在八王這一字並肩王,這“一王八俸祿”也不是白拿的,小小年紀無論戰力、智力都是算得上這俗世裏的頂級存在。自他出世以來,為並魏州屢立戰功,幫助聖武帝把這朝內朝外管理的妥妥當當,所以被聖武帝破例允許自養私兵,沒想到這些私兵便也成了趙德生這次護駕的本錢。

說到聖武帝能給自己這個年紀最小的皇弟如此大的權力,一方麵是完成先皇臨終前的囑托,另一方麵也確實是因為他這個小皇帝於朝廷功勞太大,他也是從心眼裏的喜歡和信任。

到此,必須先來道下這八王趙德生到底如何了得?

在並魏州,趙得生可謂是“上馬定乾坤,提筆安天下”,神人般的存在。他雖然年紀不大,但無論文武都絕對算得上是這俗世間的第一人。趙德生自幼聰慧,還在機緣之下被南海南無相宗宗主鬼麵仙子南宮無豔收為愛徒。8歲通讀經典、10歲貫通兵法、14歲即有封相拜將之能,16歲時受南宮無豔囑托令他歸朝輔政。這不到2年,剛滿18歲的他就便先領兵擊退新榮的侵犯,折服新榮主簽下了百年不入並魏州的降書,後又收服西領8000裏失地,再後來更是出策興商,廣建邦交,引納天下才俊,硬是憑借一已之力讓原本實力中庸的並魏州國成為了南贍大陸上的最強霸主。趙德生憑此也就自然成為了聖武帝的第一棟梁,成為了整個並魏州萬民崇拜的偶像。

俗話說功高蓋主,必招殺身之禍。但這說是那些無能君主,聖武帝雖說論起文武都不如他的小皇弟趙德生,但要說之治國之道聖武帝絕對算得上一等一的高手,何況聖武帝也確實對他的小皇弟是從心眼有裏的信任。

聖武帝和趙德生二人雖為兄弟,但聖武帝這個大哥卻比趙德生這個小弟足足大了40歲。趙德生剛出生時,生母蘭妃就因難產而亡,不到一月先帝又突發心疾駕崩。聖武帝繼位時其他兄弟姐妹都已成人,不用聖武操心,唯獨這個小弟趙德生尚在繈褓,無人照料。所以聖武帝便把他留在身邊,悉心教導,故此兄弟二人的感情似兄弟又似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