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假期不能一直持續到元宵節這件事情,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當然歸功於一些資本的力量,在這裏我們暫且不提。明明元宵節結束之後春節才算正式結尾,但人們總是在初五初六時就匆匆動身投入春運,在初七初八這種字麵意義相當吉祥,相當能祝福新一年公司蒸蒸日上的日子裏準時出現在自己的格子間。
彼時已經上了一周班的喬景陽還是沒有從假期的懶散狀態中脫離出來,恰逢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在團圓,好像下班回家之後也是自己煮湯圓達成節日任務。這樣想有點慘和無聊,不過沒有什麼比去樓下超市買包湯圓更合適的活動了。
正這樣想著,手機突然來了信息。
李澄澄:元宵佳節,孤家寡人,難免落寞,晚上喝點?
你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傳統節日團圓,許多像自己和李澄澄這樣的異鄉人這時候都是形單影隻。兩個形單影隻湊在一起,倒也是件好事。突然心裏像是被安慰了一下,隨機打字發送:喝點。
酒吧的位置在Q市一個修複之後的文化景區裏,古樸市井,隱秘安靜,是她們經常小聚的定點。
不同的是,景區今天也是儼然一副喜氣洋洋的麵貌,處處張燈結彩,遊人如織。在夜色的渲染下,這裏真是好看。當然,如果你這時並不打算賞燈望月,而是心中有個目的地的話,可能就無心體會燈火闌珊了。
“我從來沒見過這裏這麼多人,當時它修複之後對外開放那會兒都沒今天這麼人擠人。”李澄澄小心翼翼地踩著石板路。
“我已經快瘋了姐妹,咱們現在就是在蠕動!蠕動!”喬景陽說。
平時三分鍾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十五分鍾,兩人才狼狽著推開酒吧的門。
果然團圓節日裏去酒吧當孤魂野鬼的人就少,一向幾乎滿座的吧台今天也是冷清。
“好久不見啊兩位。”調酒師倒是依舊熱情。
喬景陽:“調杯古典,度數高點的。”
旁邊的李澄澄翻了翻酒單又合上:“還是大都會吧。”
前一年的萬聖節,兩個人還是一樣的座位,一樣的酒,不同的是這天是她們第一次見麵。
裝扮成兔子的李澄澄正在和調酒師聊得風生水起,一邊的喬景陽側身過來問:“你是不是李澄澄?”
“啊?”對麵有點訝異,雖然作為博主被認出也是常有,但今天自己畢竟喬裝打扮,臉上還歪歪斜斜地貼著刀疤。
“我關注了你!”喬景陽說。
“這樣啊,你好呀!”李澄澄立馬像往常被粉絲認出之後那樣,做出客氣友好地問候。
同樣是一個人在打發無聊夜晚的兩個孤獨靈魂,突然就開始熟絡地談天說地,從工作聊到附近的新店,幾杯之後,酒精催化下的情緒漸入佳境,開始女孩之間真正能達成深度交流的話題——必然還是男人。
至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別人問起:“這是你閨蜜?”
“我們是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