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代謝是指機體與周圍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以實現自我更新的過程。
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特征,機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實現的,新陳代謝一旦停止,生命即宣告結束。
興奮性是指機體或細胞對刺激發生反應的能力或特性。
刺激 能被機體或細胞感受到內外環境的變化,稱為刺激。
反應 機體或細胞接受刺激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稱為反應。反應的方式有兩種,即興奮和抑製。興奮是指接受刺激後,由相對靜止變為活動狀態或活動由弱變強;意指是指接受刺激後,由活動變為相對靜止狀態或活動由強變弱。
相同的刺激作用於不同狀態的機體可能興奮,也可能抑製;不同的刺激作用於相同功能的機體可能興奮,也可能抑製。
在刺激作用時間、強度-時間變化率固定不變時,把引起組織發生反應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強度,簡稱閾值。閾值是衡量組織興奮性高低的指標。強度等於閾值的刺激稱為閾刺激;強度小於閾值的刺激稱為閾下刺激;強度大於閾值的刺激稱為閾上刺激。
內環境 生理學中把體內細胞直接生存的環境稱為機體的內環境,即細胞外液。
穩態 內環境各種理化因素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稱為內環境的穩態。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內環境穩態是一種複雜的由體內各種調節機製維持的動態平衡。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正是在穩態的不斷破壞和不斷恢複過程中得以維持和進行的。一旦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將影響細胞功能活動的正常進行,疾病就會隨之而來,甚至危及生命。
人體功能調節的方式有三種即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其中神經調節是機體最主要的調節方式。
神經調節是指通過神經係統的活動對機體功能進行的調節。神經調節具有迅速,短暫和準確的特點;體液調節是指體液中的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途徑對機體功能進行的調節。體液調節的特點是緩慢,持久,廣泛;自身調節是指體內的某些組織細胞不依賴於神經和體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對刺激產生的一種適應性反應。自身調節的特點是範圍局限性,幅度較小,靈敏度較低。
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係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刺激產生的規律性反應。
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反射是反應,反應不一定是反射。
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信息反過來影響控製部分活動的過程稱為反饋。
反饋信息與控製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饋稱為負反饋。負反饋在維持機體各種生理功能的相對穩定以及內環境的穩態方麵起著重要作用;反饋信息與控製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饋稱為正反饋。正反饋的意義在於某些生理活動一旦發動,促使其不斷加強,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