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我不願也不屑學”(1 / 1)

在連綿不斷的戰火後,天下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平靜。周、衛、梁三個強大的國家,在漫長的紛爭中,形成了一種微妙而又穩定的鼎立局麵。

周國位於中原的腹地,是這片大地上的正統繼承者。這裏沃土千裏,糧田如海,四季分明,春種秋收,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國的民風淳樸,儒家文化深入人心。這裏的士子筆耕不輟,學者雲集,皇宮中更是金碧輝煌,宗法製度嚴格,禮儀之邦的名聲遠播。

衛國,這個坐落在東南沿海的國家,雖然多丘陵,土地貧瘠,但它的人民卻以堅韌的意誌,開拓出一片繁華。他們善於航海,以海為田,憑借著出海經商的能力,積累了無數的財富。衛國的商船遍布四海,與遠方的國家交換著絲綢、瓷器與異國的珍寶。更為重要的是,衛國擁有強大的水師,船隻如雲,士兵訓練有素,海上霸主的名號不脛而走。

而在北方,梁國雖然資源不如周國豐富,經濟也不似衛國繁華,但這裏的人民卻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梁國的軍隊以騎兵聞名,他們生活在馬背上,以弓箭為伴,行軍作戰如風一般迅捷。梁國的民風剽悍,士兵勇猛,他們在漫長的戰爭中鍛造出了過人的戰鬥力。

這三國相互製衡,周而複始的鬥爭和談判,構成了這片大地上的命運和秩序。然而,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曆史的車輪從不停歇,新的故事正在緩緩展開……

天色微明,晨光初照,沈府已是一派忙碌之景。沈瀾之,這位周國丞相府中的掌上明珠,急匆匆地穿過庭院,踏著晨露,她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生動。她身著男裝,一襲青衫隨風擺動,仿佛一位俊逸的少年郎。

“小姐,小心些!您要是不小心磕著碰著了,奴婢的月錢又得被老爺夫人罰了去了!”

她的貼身丫鬟阿如,一臉擔憂地提醒著。

沈瀾之卻不以為意,她拽著阿如便往府外走,笑著回應:“阿如,走快些。哥哥答應帶我去百川堂聽一旬一次的學子論道,去晚了可趕不上了。” 語氣中滿是興奮與期待。

來到府門外,已有一輛懸掛著丞相府標誌的馬車在那靜靜等待。車旁,站著一位高大英俊的少年,正是沈瀾之的哥哥沈琅。他身材魁梧,麵容俊朗,劍眉星目,一副儒雅的風度,卻又不乏少年特有的倨傲。

沈瀾之一邊與哥哥打著招呼,一邊便輕巧地鑽進了馬車。沈琅看著妹妹的俏皮樣子,以及被拖得東倒西歪的阿如,嘴角不禁勾起了一絲溫柔笑意。他搖了搖頭,沒有多言,隨後也上了馬車。

車廂內,沈琅開口問道:“這一旬一次的學子論道你竟一次也沒有錯過。之前我以為你是心血來潮,這新鮮勁過了便不與我再提。沒想到你竟然如此堅持。”

沈瀾之打趣地回答:“我這不是對知識的渴望嘛。”

“那之前父親與你商量入宮為長公主伴讀之事,你卻找了一堆理由推三阻四。難道宮裏的學堂竟滿足不了你對知識的渴望?”沈琅半是好奇半是調侃地問道。

沈瀾之臉上顯露出一絲不悅:“那可是宮裏的學堂,我可不想學那些沒用的繁文縟節。宮中先生所教無非是對當今朝堂的虛假恭維,對民間的真實疾苦卻充耳不聞、避而不談。如此狹隘偏頗的學問,我不願也不屑學!”

沈琅素來知曉這個妹妹的離經叛道,但聽聞這句話,心裏竟對這個小姑娘生起了一絲敬佩之情。

話音未落,馬車緩緩停在了繁華熱鬧的街區。馬夫轉身通報:“少爺小姐,今日百川堂甚是熱鬧。前麵已是人頭攢動,馬車怕是無法靠前。勞煩下車徒步前往。”

沈瀾之點點頭,輕盈地跳下馬車,沈琅緊隨其後,阿如也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三人融入了人群,向著那傳來熱烈辯論聲的百川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