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心忘憂,凡覺世間有。疏於論形跡,乃問身何似。明知身世間,複問心何安。問得我身心,當知會乃安……”
流雲兒放下讀完的經書,吐出一口濁氣,結束了今天的修行。
經書是師父給自己的,名叫《凡覺經》。流雲兒依舊清楚的記得,師父把經書給自己時的情景。
那日師父把年幼的流雲兒叫到自己麵前,拿出經書,鄭重其事地說:
“雲兒呀,為師今日便把這天下第一心經傳授於你。你要每日刻苦修煉,早日到達“滌塵清淨,妙法無為”之境。”
“嗯嗯,謝謝師傅!”
流雲兒嘴上說著,但心中卻對此說辭不屑一顧,一個穿著破衣爛草鞋的遊方和尚會有天下第一的心經?
雖是如此想法,但流雲兒還是會每日認真修煉。隻因那句世人皆知的“證道長生好”。如此已是十三年。
心經之功效也慢慢在雨凡身上體現……
19歲的雨凡已然心中無塵,神清身淨。本就身材修長,形貌昳麗,遠遠看去,好似謫仙臨塵。
已是心經修煉至圓滿。
少年郎坐在門口的台階上看著初晨的太陽,心中不由一陣惆悵……
流雲兒從記事起便在這小鎮上乞討,無依無靠。
那日一位遊方和尚路過小鎮,看著正在撅著屁股抓螞蚱的流雲兒說道:“施主與我佛門有緣,可否拜我佛門,與我修行?”。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動了螞蚱!話音未落,螞蚱已然逃走!
才6歲的流雲兒哪知佛門為何物,隻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填飽肚子!
眼看著即將到手的螞蚱逃走,流雲兒沒好氣的盯著眼前這個穿著爛僧袍破草鞋,比自己還像乞丐的和尚,說道:
“禿頭!沒看到我在抓螞蚱嗎?”
那和尚倒也不介意流雲兒喊他禿頭,笑著說到:“入我佛門,便可填飽肚子”。
“當真?”一聽到每日可以吃飽,流雲兒狐疑的看著眼前這個如同竹竿般瘦的老人,發出了不可置信疑的聲音。許是不太相信這天下還有這般好事,流雲兒又謹慎的問到:“你說的可算數?”。
“當真,算數”
“那你和我拉鉤”。
“好”
就這樣,老者幹枯的大手拉住了稚童枯瘦的小手。往山上走去。
“你叫什麼名字?”
“名字?我沒有唉!”
“這樣呀!水或戀前浦,雲猶歸舊山。那你以後叫流雲兒可好?”
“好呀,我有名字了!”
“我叫流雲兒!”
從此後流雲兒便和老和尚住在山上,每日參佛悟道,如此已有十三年……
想到這流雲兒又有些難過。
自從三年前那場驚天巨變之後,師父便離開了自己,說是“天道崩塌,不得不歸。”
無論流雲兒怎樣撒潑打滾兒的阻撓,師父還是走了,隻留下一句話:
“小凡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人生天地間,可不僅僅隻是為了填飽肚子呀!”
少年的流雲兒怎會明白什麼使命,他隻是知道這一生對他最好的人要離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