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絕對平等(1 / 1)

平等是人類社會一直追求著的東西,但又一直很矛盾。因為自然的篩選機製注定是要篩選掉弱者,人類的社會機製是精細化以後的自然,所以“平等”這種與底層邏輯對著幹的東西注定不可能完全實施。

在一個基於“理性”平台的的概念中,構想了一個絕對平等的世界。

首先,這一概念可以被稱之為絕對平等或是萬物平等。

其完全適合自然的篩選機製反著來的

這一概念中主打物種之間不再互相傷害,或者是人類不再依靠殺戮其他物種活著。所有生物都平等的活著。

這其實是一種天真而幼稚的想法,但其飽含著童真與善良,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被稱之為絕對善良。

當我們看見無辜的生靈因為人類被殘忍傷害時,我們是否會良心不安?是否有一絲絲的憐憫?這種單純的憐憫,隻有在人類小時候才擁有,在長大以後就會慢慢變得現實,從而消失。這就是為何人在長大以後會變“壞”但是其實所謂的壞隻是變得現實而已。

“可惜了這些兔子,賣出去以後肯定活不長。”

“但是他們生來就是為了如此。”

這時候的他懷疑著這個問題,從更深層次的理解中,自然的法則強者就是可以隨意對待弱者,因為這屬於進化篩選的一部分,因此可以這麼說。

但如果以感性的方麵來說,每一條生命都有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沒有什麼是生來的,除了自然賦予我們的生理機構。而這些動物的出生,也絕不是為了人類,這是他們的命運,被人類當做提線木偶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思考問題要予以宏觀和客觀的方式來講,特別是人與自然。

想要絕對平等的思考,那麼首先就要超脫於“人”的理解,並非完全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盡量減少偏差。

在絕對平等所構成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們可以平等的獲得能夠獲得的所有東西。當一件新奇的物品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可以拿到它。人們想要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拿到,但是不允許出現不平衡,一件東西,要麼全體都有,要麼全體都沒有,不能出現獨特的個例。

這種想法未免有點過於極端了,但有些事情隻有偏向兩個極端的時候效果才很好。

理性人格向來追求著這種平等

然而,在其規劃中實現這種事情的方式充滿了鮮血與殘忍,並且毫無平等可言。

因為他認為這種極端的做法才能更快的讓期待的那個時代降臨,為了是那種時代降臨,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因為比起那個絕對平等的時代,先前帶來的一切殺戮都是值得甚至不值一提的。

事實上,這處於一種犯規。

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概念中所定下的規則是他自己定的。

他這樣做的的確確違背了自己的絕對平等理論,但它可以告訴你,絕對平等還沒有開始,在這之前的準備工作不被納入其中。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文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