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玉簾箔,明月珠璧。萬奕殿外,伏燈千裏,黃門宮女持燈於道,迎萬國使臣。文武百官及各國使臣紛紛入宮來賀春秋。宮禁內熙熙攘攘,隻見得歌台暖響、舞殿冷袖。今年的萬壽之節空前盛大,似有以繁盛之景威懾鄰邦,宣揚國威的意味。
隨著舞樂與文武百官賀禮賀詞交叉之中,明修開口了:“陛下乃我朱雀國之棟梁,功德無量,在此壽辰之際,願陛下龍體康健,福壽雙全,永保社稷平安!”
明修想求娶趙家嫡女的傳聞其實早就傳遍京城,他這一開口,大家便都心知肚明。
“明修啊,近來聽聞你仰慕趙家女已久,今日朕高興,擇吉日給你們賜婚可好啊?”
明修微勾了勾唇角便言道:“那兒臣這般便多謝陛下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特許明修在皇城結緣成親,但其三書六禮也都樣樣不差。
到那一天,隻見得十裏紅妝,泰安街內繁花都盡失顏色,陳千秋霞帔如火,周遭響起鳴樂之聲,樂聲綿延,滿城皆慶。
天子賜婚,又有皇後幫著置辦嫁妝,可謂是給足了趙家女麵子。
“一拜天地乾坤福!二拜高堂期頤壽!夫妻對拜恩愛久!送入洞房千萬孫!”
伴著聲聲禮詞,陳千秋就這麼被牽著入了洞房。
前廳觥籌交錯之間,後院又顯得冷清起來。
陳千秋等待之餘默默盤算著接下來的路:如今的朝堂局勢,東宮之位無疑是五皇子明朗安坐,如今皇帝暮年病危,定是會替他的愛子鏟除一切阻礙,而明修的當務之急就需取得皇帝信任,讓皇帝認為其是能幫助明修在朝廷站穩腳跟的賢臣,如此才能保下命來,以待來日。
正這麼想著,婚房的門被緩緩推開,隻聞見一股淡淡的酒味和漸行漸近的腳步聲。
蓋頭被緩緩挑起,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妖冶的臉,狹長的鳳眸,眼角微微挑起,哪怕是幾分微醺醉意,也難掩眼底的狡黠與狠辣。
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惹的主,陳千秋平淡的注視著他,心裏卻暗道不妙。
“陳千秋……皇甫辰還真是狠心,為了他那可笑的疑心,竟將如此俏麗美人休棄。”
聽到此,陳千秋心神竟亂了一瞬,短促地呼了一口氣,隨即道:“久聞二皇子目達耳通,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明修愣了一瞬,又笑道“娶你做孤的夫人,當真是對的。”
“殿下誌藏九旋之淵,不正是需要一個能穩固內宅的大娘子嗎?所以娶趙家女不過是個由頭,殿下也知曉那日在集英館的是我,皇室內爭不斷,趙靖謹小慎微且愛女心切,必不會真將愛女嫁與殿下,因此一切都盡在掌握。殿下真是好算計。”
“若不是當年皇甫辰為爭奪嫡位,怎會向孤求助合作,又怎會讓孤有隙在他身邊安排心腹,怎會知曉他偷偷鏟除躍龍陳家,你又偷偷逃脫,能讓孤安排趙靖救你。”
原來皇甫城為了坐上皇位,早已不惜賣國求榮,與敵國相通,枉費陳家乃至無數將帥堪堪為其犧牲。
想到此,陳千秋不禁覺得有些好笑,倘若一國之君不愛惜自己的子民,視人命如草芥,將軍士作為自己上位的墊腳石,那這個國家多麼可悲。
“殿下不是想要天下嗎,妾可助殿下一臂之力。”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仁君雖好,不過亂世之中,必成就碌碌軟弱。輔佐良主,是妾心所向,妾可無名、無德、無所頌,但殿下,必定彪炳千秋。”
“陳千秋,你當真有趣,”明修用手輕輕揚起她的下顎,正欲俯身吻下去,誰料陳千秋偏頭躲開了,明修卻笑意更甚“怎麼,你還在為皇甫城守身如玉?”
陳千秋卻怒道:“休要再提那負心之人!”
“是了,我不動你。明日,和我一起去拜訪一下我的那位好妹妹吧。”
【二】
第二日,明修與陳千秋便進宮拜見皇帝和皇後。
作為皇子正妻,新婚後要見過皇帝皇後,且需行稽首之禮,不過這位陳千秋卻令人有些意外,雖說身為大家閨秀禮儀齊備並不稀奇,可她身上卻總帶著一種皇家才有的矜貴卻又不失清雋,這倒是奇了。
兩位對這位二皇妃倒也十分滿意,不失皇家臉麵,倒真真是屬於皇家中人。
拜會完皇帝和皇後,又與他們寒暄了幾句,接著二人便往一處偏遠的行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