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章 尾聲(1 / 1)

這本小說的名字《朝白成憶》,是我在高一的時候就起的名字。也是在那時就有了以“朝白和許憶”為主角寫這篇故事的想法。它名字原本的含義是“朝白和這段青春在許憶這裏已經成為了回憶”。我曾經想把這本小說寫成我夢幻中的戀愛那個樣子,然後再配上一個完美的結局,小說中的他們能夠永遠在一起,更多的也是想要彌補一個遺憾。

時隔兩年,當我真正出於某些目的開始著筆這篇小說時,我突然不想把他們寫成之前我構想的那樣子了,因為遺憾終究是遺憾,它也有另一番滋味。所以我想把他們所有的經曆寫出來,把之前許憶沒有說出口的話表達出來

這篇小說我一直都知道該如何去寫。故事的時間順序和脈絡也在我腦海裏麵。我曾在這篇小說的介紹裏寫下“故事終將落幕,我把喜歡寫在這裏,若往後,不了了之,那麼從此在這裏,許憶的世界裏就隻有朝白一人”沒錯,當我決定把我們之間真實的故事寫成這個小說時,我就抱著這篇小說be的結果來的。我不知道現實中我們的故事何時結束,盡管我總想把它寫的再長些,再完美些,可這篇小說現在該有個結局。

這篇小說從始至終多以許憶的獨白為主,講了許憶麵對過去種種沒有說出口的話,以許憶的視角和感受刻畫了朝白的形象。可當我重新回頭去看,我發現在許憶過去的視角裏,好像除了“朝白喜歡她”之外,沒有一個優點,突然明白了自己看待朝白是那麼的狹隘。

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將這種現象以最精確的語言表達出來,人總是不停地長大,對一件事和一個人的看法越來越全麵深刻。這幾天我好像給自己上了一課,我突然發現這幾年來,我總以我腦海裏的刻板印象去看待朝白。好像也從未真正的了解過你,所以我一直在想,我寫下這篇小說描繪出來的你,是不是我太過於自私,就產生了想要大幅度的修改之前文章內容的想法。想要更加顧慮全局的表達,可是想想還是放棄了,如果真的這樣做,就違背了我寫它的初衷。因為我終有一天會把它送到你的手上,那些我之前未曾說出口的真實想法總該讓你看到。

兩個結尾在我這裏就隻有大概的雛形,並沒有完善細節,當我在猶豫的選擇時,突然想要給它一個開放式結尾,畢竟我們之間的結果如何,也沒有一個答案。

結尾1:繼許憶和慕婉在飯館見過之後,就已經又過了半年。

新春將近,慕婉和許憶也都放了假,於是兩人又在老地方見了麵,與上次不同的是許憶帶了答案來,她曾經以為他們之間還會糾纏一年又一年,卻也沒想到答案來的那麼快。

慕婉問到“已經決定了?”

許憶說到“是啊,就過去吧,要不你說我談個戀愛幹嘛呢?我生理期來了不舒服,是你和張焱焱告訴我,別吃生涼,注意保暖,他回複我‘嗚嗚嗚,你又拋棄我‘”

“又一年冬天來了,是李嘉崎想起來給我郵寄暖貼”

“我們敞開心扉的那天晚上,定下來了那個一年之約,可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告訴我‘我還想再幼稚幾年‘沒錯,可能是他隨意賭氣說出口的話,可能好像否定了我的努力。”

“我之前一直糾結我們之間誰對誰錯,後來發現我們之間談不出對錯,隻不過是不合適而已,這兜兜轉轉也應該夠了,就這樣吧。”

朝白終究成了許憶的回憶...

結尾2:如果園丁細心澆灌,就算是荒漠也終究會開出繁花。你又怎知那棵歪脖子樹不會長成挺拔如鬆的參天大樹呢?

當學會放下所有的傲慢與偏見,我們才能開始真正的認識到對方的成長。許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後,就不再像之前那般直接給朝白的所作所為下定義。許憶在一年之約剩下的時光裏,慢慢的卸下了之前的束縛。我們學著理解也學著怎樣去更好的愛對方。原來破鏡真的能重圓,那些細小的裂縫可以被時間再度磨平。

《朝白成憶》又有了新的含義:我們終究還是和更適合我們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