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靈寵降世(2 / 2)

在朝堂之上,顧煞與那位受他托付的大臣緊密合作,繼續暗中收集那些妄圖在鎮國將軍出征期間謀取私利的權臣的證據。他們的調查逐漸深入,發現了一些更為嚴重的罪行。有幾位大臣不僅與地方勢力勾結,在稅收、人事任免等方麵大肆做手腳,中飽私囊,甚至還與外邦暗中往來,企圖出賣國家利益。

顧煞將這些證據巧妙地透露給了一些正直且有影響力的大臣,引發了朝堂上的一場軒然大波。那些被揭露的大臣們驚慌失措,紛紛為自己辯解,但在鐵證麵前,他們的辯解顯得蒼白無力。其他大臣們則對他們投以鄙夷的目光,朝堂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微妙。

然而,顧煞的行動並非一帆風順。他在皇宮中的頻繁活動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尤其是那些與靈虛宗勾結的勢力。他們暗中派人嚴密監視顧煞的一舉一動,試圖找出他的把柄,將他一舉扳倒。

一次,顧煞在前往禦書房的路上,察覺到有人跟蹤。他心中一驚,立刻意識到危險臨近。憑借著對皇宮地形的了如指掌,他巧妙地利用宮殿之間的回廊、花園和假山,七拐八繞,成功甩掉了跟蹤者。但他知道,敵人不會輕易放棄,此後行事更加謹慎小心。

不久之後,他們又設下陷阱,故意在顧煞必經之路放置了一份偽造的共濟會謀反的證據,然後引來了皇宮侍衛進行搜查。顧煞察覺到危險,在關鍵時刻,他憑借著冷靜的頭腦和敏捷的身手,巧妙地避開了搜查,並將計就計,將這份偽造的證據換成了一份真正的靈虛宗與外邦勾結的密函,然後裝作驚慌失措地被侍衛發現。

當這份密函呈到皇帝麵前時,靈虛宗頓時陷入了被動局麵,不得不暫時收斂對顧煞的追查,轉而全力應對皇帝的質疑和朝堂上的輿論壓力。

鎮國將軍在前線雖然取得了首戰的勝利,但林風的頑強抵抗以及共濟會在江湖上的潛在影響力,讓他不敢有絲毫鬆懈。他一方麵繼續對共濟會總部進行圍困,加強了攻勢,試圖盡快攻破總部,消滅共濟會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麵,他加強了對周邊地區的控製,嚴查過往行人,防止共濟會得到外部的支援。

在朝廷中,由於顧煞的精心運作以及靈虛宗的一些失誤,朝堂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原本支持鎮國將軍與靈虛宗剿滅共濟會的一些大臣開始動搖,他們擔心這場戰爭會引發更大的政治動蕩,甚至會威脅到皇室的安全。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則開始傾向於尋找一種和平解決的方式,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談判或者妥協,讓共濟會屈服,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武力,以免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麵。

但也有一些強硬派的大臣,堅決支持鎮國將軍的行動,他們認為共濟會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室的威嚴與統治,必須予以徹底消滅,絕不能姑息養奸。這些大臣與靈虛宗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他們在朝堂上不斷地施壓,要求皇帝下令繼續進攻共濟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皇帝坐在龍椅上,麵對這複雜的局勢,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既擔心共濟會的勢力坐大,日後難以控製,又害怕鎮國將軍與靈虛宗在戰爭中獲得過多的權力與資源,從而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他開始對各方勢力進行權衡與製衡,試圖在這場紛爭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維護朝廷的穩定和自己的統治。

而共濟會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分歧。一些會員在連續的壓力和挫折下,信心受挫,認為林風的決策過於冒險,他們主張放棄抵抗,向鎮國將軍投降,以換取一條生路。他們覺得,繼續抵抗下去隻會讓更多的會員失去生命,而且共濟會已經沒有了翻盤的希望,何必做無謂的掙紮。

而另一些會員則堅決支持林風,他們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找到轉機。他們認為,投降隻會讓共濟會蒙羞,而且鎮國將軍與靈虛宗心狠手辣,即便投降也未必會放過他們,不如拚死一戰,或許還能闖出一條活路。

林風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他既要應對外部的敵人,又要處理內部的分歧。他不斷地鼓舞會員們的士氣,將大家召集在一起,神情堅定地講述共濟會的理念與目標:“我們共濟會成立之初,便是為了在這亂世中尋找一片安寧之地,為了保護那些弱小與無辜。如今,雖然我們遭遇了挫折,但我們的信念不能動搖。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想想我們曾經救助過的百姓,想想我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我們怎能輕易放棄!”

在這血雨腥風的局勢下,共濟會、鎮國將軍、靈虛宗以及朝廷各方勢力相互博弈,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改變整個局勢的走向。而顧煞在皇宮中的暗戰也進入了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