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尾山是一個煤礦地區,在龍頭市的最西邊。
1958年建立了一所煤礦醫院。我所知道的門尾山故事就發生在這個醫院。
那年我從老家到北京,摸著黑來的,需要自謀職業,一直在找工作和換工作。有一位朋友把我介紹給門尾山煤礦醫院的執行院長。
我如約來到醫院,一見麵才知道: 這醫院已經被承包了。而且門尾山區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都被承包了。承包方是火烈鳥醫療集團。
好手段!醫管部門三令五申明文規定不讓承包科室,可沒有哪條規定不讓承包醫院的。
我懷著好奇和敬仰,自降身價,接受雇傭,在這家醫院院長辦公室打工。辦公室主任是五十歲的女人,檢驗員出身,其實就是以前化驗室抽血的,後來當過醫院支部書記、青年團主席、衛生經濟科主任,由於火烈鳥集團的院辦主任被提拔為執行院長,她就臨時救火當了院長辦公室主任。
院長辦公室原先一共四個人,四個都是男人,都是門尾山土生土長的人,都是煤礦工人階級家庭出身。
更離譜的是院長和執行院長都是男人,這也太陽盛陰衰了。我作為一個女人來到這裏,那必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1米68的個子,醫院管理碩士,愛好唱歌跳舞和打籃球。我從小就在醫院長大,是標標準準的醫院子弟。爺爺是院長,奶奶是臨床科主任,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藥師。而我由於是一個女孩子,又是家裏第二個孩子,就學了醫院管理專業。
我學這個醫院管理專業,再到醫院就業,這裏麵是有道道的,一般醫院行政後勤科室都是安排老一點的臨床女員工或者各級領導家屬單位地方,一點不累,薪酬福利都很好。按照我爸的想法就是一步到位一輩子清閑,臨床上多累啊,夜班是錢少還毀人健康!
千算萬算,算不到我自己好奇心重,不想在老家縣城,就想來北京闖闖。可來北京卻傻眼了,機會很多但要給的付出太滅絕人性了,而且和收入不成正比。比如我剛來的時候在一家骨科專科醫院人力資源科、工資是五千,後來在一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務科、工資是四千,後來在一家體檢機構醫務科、工資是四千五,後來在一家產科醫院質管辦、工資是六千,和我在老家工資水平雖說差不多,但我總覺得北京的工資水平應該高一點啊。
後來才知道,公立醫院一般行政後勤員工也就這個水平。但是我找的都是私立醫院啊!這種情形的出現可能就是我的薪酬報價太低了。
所以我這次來門尾山礦醫院,就報價每月稅後一萬元,最後被砍價到八千四。你看報價高就有回旋餘地,砍完幾刀也比以前要多。
再說說我的工作內容吧,其實就是服務好院長和執行院長。文件和電話上傳下達,還要在辦公室迎來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