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1 / 3)

話說唐僧喜喜歡歡地辭別了鳳仙郡郡侯,在馬上向行者說道:“賢徒,這一場善果,真勝似在那比丘國搭救兒童,都是你的功勞啊。”

沙僧說道:“在比丘國隻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怎麼像這場大雨,滂沱浸潤,拯救了萬萬千千的性命!弟子也暗自稱讚大師兄的法力通天,慈恩蓋地啊。”

八戒笑道:“哥哥的恩也有,善也有,卻隻是外施仁義,內包禍心。隻要跟老豬走,就要作賤人。”

行者說道:“我在哪裏作賤你了?”

八戒說道:“也夠了!也夠了!常常照顧我捆,照顧我吊,照顧我煮,照顧我蒸!如今在風仙郡施了恩惠給萬萬人,就應該住上半年,帶挈我吃幾頓自在的飽飯,卻隻管催促行路!”

長老聞言後,喝道:“這個呆子,怎麼隻思量貪嘴吃!快走路,再不要鬥嘴!”

八戒不敢再說了,掬掬嘴,挑著行囊,打著哈哈,師徒們繼續奔上大路。

此時光陰如梭,又到了深秋的時節。隻看見:

水痕收,山骨瘦。紅葉紛飛,黃花(指秋天)時候。

霜晴覺夜長,月白穿窗透。家家煙火夕陽多,處處湖光寒水溜。

白蘋(pín)香,紅蓼茂。橘綠橙黃,柳衰穀秀(莊稼抽穗或結果實)。

荒村雁落碎蘆花,野店雞聲收菽(shū,豆類的總稱)豆。

四人行夠了多時,又看見城牆影影。

長老舉起馬鞭遙遙指著,叫道:“悟空,你看那裏又有一座城池,卻不知道是什麼去處。”

行者說道:“你我都未曾走到,哪裏會知道?等行到了城邊去問問人。”

話音剛落,忽然看見從樹叢裏走出一個老者,手中拿著竹杖,身上穿著輕衣,腳下踏著一對棕鞋,腰間束著一條扁帶。唐僧慌忙滾鞍下馬,上前道了個問訊。

那老者扶著竹杖還禮,問道:“長老從哪方來的?”

唐僧合掌說道:“貧僧是東土唐朝差往雷音拜佛求經的人,現今到達寶方,遙望到城牆,不知道是什麼去處,特來詢問老施主,請老施主指教指教。”

那老者聞言後,說道:“有道的禪師,我們這敝處,乃是天竺國下郡,地名叫玉華縣。縣中的城主,就是天竺皇帝的宗室,封為玉華王。這玉華王甚是賢達,一心恭敬僧道,尊重愛護黎民。老禪師若是前去相見,必然會有尊重恭敬。”

三藏感謝了老者。那老者徑直穿過樹林離去了。

三藏這才轉身對徒弟們詳細說了那些話。行者三人聽後心中欣喜,扶師父上馬。

三藏說道:“沒有多少路,不用乘馬。”

他們四人於是就步行到那城邊街道去觀看。原來那關廂(城門外大街和附近的地區)人家,做買做賣的,人煙密集,生意也甚是茂盛。觀看傾聽人們的相貌聲音,與中華沒有不同。

三藏吩咐道:“徒弟們謹慎,千萬不可放肆。”

那八戒就低了頭,沙僧掩著臉,隻有孫行者攙著師父。

道路兩邊的人都來爭著觀看,齊聲叫道:“我們這裏隻有降龍伏虎的高僧,還不曾見過降豬伏猴的和尚。”

八戒忍不住,把嘴一掬,說道:“你們可曾看見過降豬王的和尚?”

嚇得滿街上的人跌跌蹌蹌地都往兩邊閃過。

行者笑道:“呆子,快藏了嘴,不要裝扮,仔細腳下過橋。”

那呆子低著頭,隻是笑。走過了吊橋,進入城門內,又看見那大街上的酒樓歌館,熱鬧繁華。果然是神州都邑。有詩為證:

錦城鐵甕萬年堅,臨水依山色色鮮。百貨通湖船入市,千家沽(gū)酒店垂簾。

樓台處處人煙廣,巷陌朝朝客賈喧。不亞長安風景好,雞鳴犬吠亦般般。

三藏心中暗喜道:“人們說西域諸番,更是不曾到過這裏,細細觀看這裏的情景,與我大唐有什麼不同!所為極樂世界,誠然就是這種。”

又聽到這裏的人說,白米四錢一石(十鬥等於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穀豐登的地方。

行夠了多時,方才走到那玉華王府,府門左右有長史府、審理廳、典膳所、待客館。

三藏說道:“徒弟,此間是府,等我進去,朝見玉華王驗過文牒後再行路。”

八戒問道:“師父進去,我們可好在衙門前站立?”

三藏說道:“你沒有看見這門上是‘待客館’三個字!你們都去那裏坐下,看看有沒有草料,買一些喂馬。我見了玉華王,倘或賜齋,就來喚你們一同享用。”

行者說道:“師父放心前去,老孫自當理會。”

那沙僧把行李挑到待客館中。待客館中有看館的人役,看見他們麵貌醜陋,也不敢來問他們,也不敢叫他們出去,隻得讓他們在裏麵坐下。

卻說老師父換了衣帽,拿了關文,徑直走到王府前,早早看見那引禮官迎著問道:“長老為何而來?”

三藏說道:“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求經的僧人,如今走到貴地,想要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引禮官立即為三藏傳奏。那王子果然賢達,立即傳旨召進。三藏到殿下施禮,王子隨即請上殿賜坐。三藏將關文獻上,王子看了,又看見有各國的印信手押,也就欣然地將寶印印上了,又押了花字,收折在案上。

王子問道:“國師長老,自你那大唐到這裏,曆遍諸邦,一共有多少路程?”

三藏說道:“貧僧也沒有記下程途。但是先年承蒙觀音菩薩在我王禦前顯身,曾經留下頌子,說是西方十萬八千裏。貧僧在路上,已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了。”

王子笑道:“十四遍寒暑,就是十四年了。想來是途中有什麼耽擱。”

三藏說道:“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楚,才走到了寶方!”

那王子十分歡喜。立即派遣典膳官準備素齋管待三藏。

三藏說道:“啟上殿下,貧僧有三個小徒,在外麵等候,不敢領齋,隻恐怕遲誤了行程。”

王子隨即叫道:“當殿官,快去請長老的三位徒弟,進府一同吃齋。”

當殿官隨即走出府外相請,都說道:“沒有看見,沒有看見。”

有跟隨的人說道:“待客館中坐著三個醜貌的和尚,想必就是他們了。”

當殿官同眾人走到待客館中,就問看館的人道:“哪個是大唐取經僧的高徒?我主有旨,請他們吃齋。”

八戒正坐在那裏打盹,聽見一個“齋”字,忍不住跳起身來答道:“我們是!我們是!”

當殿官一看見八戒,嚇得魂飛魄散,都戰戰兢兢地說道:“是一個豬魈(xiāo,傳說中山裏的鬼怪)!豬魈!”

行者聽見後,一把扯住八戒,說道:“兄弟,放斯文些,不要撒村野。”

那眾官看見了行者,又說道:“是一個猴精!猴精!”

沙僧拱手說道:“列位不要驚恐。我們三人都是唐僧的徒弟。”

眾官看見了,又說道:“灶君!灶君!”

孫行者隨即叫八戒牽馬,沙僧挑擔,同眾人一起進入玉華王府。當殿官先上殿去啟奏王子知道。那王子舉目看見行者他們那等的醜陋凶惡,就也心中害怕。

三藏合掌說道:“千歲放心,頑徒們雖然是貌醜,卻都是心良。”

八戒朝上唱了個喏道:“貧僧問訊了。”